远渡重洋 老外女婿在漳州的“小日子”

白丙之
2013-10-17 10:03:41

亨德夫妇忙着为福建省电大修订英语教材。

7年前,亨德从澳大利亚远渡重洋,寻访自己的出生地——中国,在福建漳州遇上了早年丧夫独自拉扯女儿的电大外语系老师王毅娟。亨德的豁达真诚,王毅娟的坚强善良,让他们互相吸引,两人对彼此曲折过往惺惺相惜,日渐情深,缘定漳州。

7年来,亨德用点滴行动,践行当年向王毅娟许下的真挚的诺言;用坚强的臂膀,守护着他的中国家庭。如今,亨德这位中国洋女婿,是妻子王毅娟眼中不可多得的好丈夫,亡夫女儿心中的好父亲,亡夫双亲逢人便夸的好儿子。

15日下午,记者登门拜访了亨德夫妇,听亨德和他的中国太太王毅娟娓娓道来他们的美丽邂逅和生活中点滴故事。高大的亨德握着妻子的手,妻子王毅娟在他身边显得特别小鸟依人,聊起当初的相遇相识相恋,他们幸福地说:“缘分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缘分,让我们走在一起”

拥有英国和澳大利亚双国籍的亨德,原本是澳大利亚悉尼一家电视台的编导,多年来辛苦工作把一对女儿抚养长大成人。2006年2月,他辞去了紧张而辛苦的工作之后,决定再回出生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

经过一番了解,他选择了气候温和的漳州作为此行的第一站。没想到,就是这次不经意的选择,让他邂逅了爱情,重新拥有了家庭,还有一位很合拍的心灵伴侣。

初到漳州,亨德在八中教英语,平时受邀到英语培训中心开讲座。在培训中心,亨德遇到了负责招待工作的王老师。当时丈夫英年早逝,她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为了不让生活的不幸影响女儿,她总在十岁女儿面前强颜欢笑,而背地里她时常因为丈夫的病逝,偷偷抹泪。

丈夫去世后的六年内,总有不少热心人帮忙牵线,但她还是无动于衷。而亨德的到来,却打开了王毅娟的心房。同事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美言”,又随着彼此了解深入,王毅娟得知,亨德这一生也很不容易,禁不住惺惺相惜起来。她发觉,亨德才华横溢,爱旅游,懂摄影,会弹钢琴,会画油画,会讲法语和德语,跳起舞来还很有欧洲风范,说到中国历史更是如数家珍……如此种种,让王毅娟在心中对亨德萌生了一种崇拜爱慕之情。

在亨德的眼里,王毅娟温婉,善良贤惠,勤劳,通情达理……而她的英语水平很高,彼此间沟通无阻,两人时常相谈甚欢。渐渐的,亨德喜欢与王毅娟聊天,甚至常常找借口,多制造和她一起交流的机会。有一天,亨德终于鼓起勇气对王毅娟说:“我们都已不再年轻,让我们今后互相照顾吧。”

听到亨德的告白,王老师也很激动,她内心也渴望再拥有一个家,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但对于亨德,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两人的成长背景和情感经历完全不同,而自己年幼的女儿和家人不知能否接受一个老外

尽管,王毅娟一直没有正面答复,亨德仍经常陪伴其左右。一次王老师为亡夫扫墓,亨德提出要一同前往。在王毅娟前夫的墓碑前,亨德用英语说道,“哥们,你好好安息吧!我会对你的老婆和孩子好的,我会替你照顾好她们俩,请放心吧。”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毅娟依然很感动,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对我和孩子这么好,我也想对他更好。他为了我和孩子,已经失去很多,离开悉尼这样的大都市,离开父母和女儿,我不会让他在这里受委屈的。”

一句真诚的诺言,打开了王毅娟的心房,也坚定了两人在一起的决心。不久后,亨德与王毅娟办理了涉外婚姻手续成为了夫妻。

“他,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叫亨德,不用叫我叔叔,更不要勉强叫爸爸。我更愿意当孩子的好朋友。”亨德努力地融入王毅娟的家庭,为了打消王毅娟女儿的顾虑,亨德和她做起了朋友。

由于担心孙女受委屈,奶奶曾偷偷询问过几次“老外对你好不好”,孙女如实回答:“他人很好,很勤劳,也不计较。”渐渐的,王毅娟前夫的父母也接受了亨德。

几年的相处,女儿与这个老外继父关系变得非常亲近。父女俩经常用英语互相调侃,女儿很享受这种时光,一家人交流完全没障碍,其乐融融。

亨德有了家,更令他高兴的是有了一群爱他的家人。近日,天气变化,王毅娟的漳州婆婆得知亨德感冒咳嗽个不停,心里着急起来,特意叫孙女带来亲自熬好的药。感情都是双向的,刚认识二老时,亨德叫“伯伯、伯母”,后来双方有了感情,亨德自然改口叫“爸爸、妈妈”,两个老人逢人便讲:“这个儿子太好了。我们非常感谢他。”亨德说,他深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他希望一声“爸妈”,能给老人带去幸福和安慰。

受亨德影响,王老师找回了过去的爽朗性格,他们的生活观念也越来越洒脱。一到寒暑假,一家三口就出去旅游,来中国前,亨德已经走了三十五个国家,他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带着太太和女儿一起走完五十个国家。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愿意住大房,一辈子辛苦按揭一套房子,顶着压力过日子,我觉得没必要,房子够住就好,人生很短,死了身外之物是一样也带不走的,只有体会和感悟是自己的。”

上万桃李遍布漳州

这场跨国婚姻“打乱”了亨德巡游中国的计划,他决定不继续漂泊,扎根在漳州守护家庭。

有了爱情的滋润,亨德开始适应漳州的生活,最先需要解决的是语言,7年前,刚到中国,他只会说一句“你好”,如今亨德可以用零碎的普通话,和人做简单的汉语交流。工作上,亨德仍然在为推广英语兢兢业业,他是位人见人爱的好老师。

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理解的英语词汇,亨德先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加上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学生很快心领神会。而为了活跃课堂,亨德又精心备课,努力让教学更具幽默。他会开玩笑,别出心裁地拿塑料充气锤子,“教训”淘气的学生,还会自掏腰包买各种各样奖品鼓励学生。亨德说:“我花点钱无所谓,只要能激励孩子,让他们喜欢上英语,我就很有成就感。”

“亨德热心工作,从不考虑报酬,常常从早忙到晚。”王老师告诉记者,当年,亨德曾受聘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他的学生麦克为了参加全国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比赛,每周至少一次到家里辅导。整整一年时间,亨德用录音机录制,反复矫正麦克不准确的发音。最后,麦克获得比赛的第一名。一整年的辅导,亨德却分文不取,亨德说:“一个上进的青年,我能帮就帮,哪怕成就一个,我也感到很欣慰。”

7年过去了,亨德的学生布满了漳州,人数上万。每逢逛街,他总会听到有人亲切地叫他,“大龙或亨德老师。”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感到特别幸福。

“我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亨德望着妻子,满眼尽是温柔和爱意,“这一辈子最明智、最幸运的是和这位贤惠的中国妻子结婚。我太太是漳州人,自然漳州就是我的家,我爱漳州,我要扎根漳州,从此我便不再漂泊。”

⊙记者 罗培新 文/图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