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这一方沃土——聚焦漳州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新举措
1.26万平方公里的龙江大地,是漳州四百多万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为守好这一方沃土,近3年来,漳州国土部门积极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不断摸索保护好每一寸土地的新路子——向政策要地、向天要地、向下要地等措施正全面铺开。 节约集约用地有“模范” “守土”有责,就要从节约利用开始。 在龙海市南溪湾创业园内,放眼望去,一排排30米上下高度的建筑耸立,像一座现代“商贸城”,又像一个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这是龙海中小微企业的“新家”——现代化的工业厂房。 在龙文区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模范——富顺光电科技公司厂区内,该厂投资强度400万元/亩以上,年产值近1.8亿元,纳税2500万元;在科华公司,他们厂房的容积率为1.4、税收强度达50万元/亩,更是拥有自主开发的80余项国家专利…… 这些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离不开全市评价转型促利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1年以来,漳州市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活动,2012年龙文、龙海、漳浦、南靖4个县(市、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省级达标,2013年6月龙文区荣获全国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全省共4个),成为我市第一个模范区,剩下的7个县(区)都积极创建,今年争取省级达标。 节约集约用地 “新招”频出 出新招,才会有好成效。近几年来,众多企业落户漳州,给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新课题。 企业的增多,促使国土部门注意用“选商”来促土地保护。“选商”,是指选择好项目,走集群发展的道路,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注重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纵向的延伸和横向的拓展,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 其中,云霄光电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该园区内已引进光电企业165家,投产的有90多家,而且后续还有一批企业跟进,去年总产值30.85亿元,财政收入9277万元。同样,在华安丰山开发区,区内引进的正兴铝车轮、金昌龙机械、骏驰专用车等投资上10亿元、关联度大的企业已正式投产,汽配专业园区初具规模。 抬头看,建多层通用厂房、鼓励企业向开发区集聚发展就等于“向天要地”。目前,漳州已出台政策,对在开发区内建设三层(含三层)以上、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通用厂房(自用除外)的产权单位,按其当年实际建成的标准化厂房投资的5%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在各级部门的严格实施下,2012年,全市共有5个县(区)获“省利用低丘缓坡地奖励”866万元,获奖县数和奖金分别占全省的45.5%和52.9%,利用低丘缓坡地走在全省前列。 脚下的土地每一寸都很宝贵,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因而,向下要地、提升产能成为一重要措施。以龙文区为例,该区已引导50多家企业改进工艺实施“零增地技改”,促进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全区累计建成地下室21个、面积27.38万平方米,在建35个、面积22.66万平方米,其中万达广场是全区首个整体建设地下两层停车场的项目,建有地下室21万平方米。 风景旖旎的西溪亲水湿地公园是许多人出行选择。然而,这片美丽的风景在几年前还是一片沼泽地、烂滩涂地。“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向劣地要地’,在不占用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情况下,活用巧用各类废弃土地资源,建设配套户外运动、游览休闲等功能设施,让昔日的沃土重焕荣光。 ⊙记者 刘铭明 通讯员 蔡亚群 贾峰 实习生 黄玉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