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渔溪屿兴禽畜场"二师兄"流向来源可追溯
11月4日,福清渔溪屿兴禽畜场。进入猪舍需要经过洗浴、更衣、消毒等多重程序,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就从监控视频中看看生猪,“这是为了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达标”。
视频里,一头头系着耳标的“二师兄”饱餐过后,正在干净整洁的猪舍里摇头晃脑,仿佛惬意地哼着小曲。禽畜场负责人庄金椿说,生猪头上的耳标,是 肉品可追溯系统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生猪15%供应福清本地、85%供应其他地区,无论销往哪里,只要在电脑上将耳标上的号码输入可追溯系统中,就可以查询生猪产地、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信息。 福清一直以来是福州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县(市),屿兴则是福清最大的生猪基地,养猪场占地230亩,年出栏生猪6万头。2003年,该养殖场在全省率先建设肉品可追溯系统。回忆起这个过程,庄金椿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率先倡导“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得到老百姓广泛称赞。就此项工作,习近平在一年内多次作出批示。治理“餐桌污染”当年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长亲自挂帅,建立了协调领导机构,省直21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全面实行了市长负责制和部门责 任制。 “正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3年我们建立了相对先进、完备的追溯系统;2006年开始推猪肉进超市,全面实施可追溯机制。”庄金椿说,“此后每年都在改进完善可追溯系统,并达到国家农业部对无公害食品的各项要求。” 现在,屿兴禽畜场的生猪每年都要接受农业部抽查,包括尿检、肉检等多个项目。庄金椿说,要保证猪肉达到无公害要求,须从源头的水、饲料 和配种抓起。早在2003年,屿兴就花40多万元,从镇区牵来自来水管作为猪的饮用水;饲料,购买拥有农业部下发牌照的企业的产品;配种,严格按照科学繁 育计划,进行三元配种和五元配种,保证猪肉健康。 “我们的可追溯体系达到的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不比发达国家差!”曾去过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考察养猪场的庄金椿拍着胸脯自豪 地说。他表示,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确保居民食用安全卫生食品。他们会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好无公害关,给他们生产的禽畜戴上防止被污染的“安全帽”。 “伙计,现在还有病死猪肉吗 ”“没人买,早没啰。”福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两句对话,是他们在暗访屠宰场时听到的。 据介绍,今年,福清市政府印发了《福清市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流程》、《完善食品安全举报首接负责制的通知》等文件,建章立制,还在基层村 居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岗位,严格监管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今年初以来,福清市共抽检生猪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14728件、莱克多巴胺 14728件、沙丁胺醇5959件,合格率100%。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推出的创新举措也一直延续下来。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自 2001年起,每年都被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五大战役开展后,这项工作又被纳入民生工程战役。在一整套完善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的保 障下,不仅是“放心猪肉”,还有“放心蔬菜”“放心海鲜”“放心禽肉”等“放心食品”进入千家万户。 至今年初,我省已建设省、市级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累计建立食品经营主体数据21.2万条,采集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数据2.16亿条,食品索证索票资料信息数据129.61万条,初步实现了“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