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二代印尼归侨的恬静生活 过中国节吃印尼菜
沿着绿树成荫的乡间公路来到诏安县建设乡建华作业区,目之所及是一派静谧和谐。孩子们在侨民公园里嬉戏玩耍,幸福园里的老人在初冬的温暖阳光下闲谈。 建华作业区是上世纪60年代为安置印尼归国难侨而设立的,先后安置了1000多名印尼归侨。近年来,侨居造福工程等一系列惠及侨民政策的实施让作业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小洋楼,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侨民们却依然保持着许多印尼的民俗和生活习惯。日前,笔者采访了归侨后代、漳州市人大代表陈慧平女士,听她述说侨民的故事,了解当地侨民的生活现状。 一杯咖啡,一份自制的印尼特色糕点,这是陈慧平家的早餐食谱,辣椒、咖喱,更是每天必备的调味品。虽然生在诏安、长在诏安,从没到过印尼,由于夫妻俩在建华作业区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在生活习惯上,他们和印尼归侨没什么两样。“过着中国节,吃着印尼菜,是归侨的一大特色。”陈慧平说,中国的传统佳节归侨们一个也不会落下,但是受印尼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节日上的饮食却和当地居民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以各种特色印尼美食为主。 1960年陈慧平的父母从印尼回国安置在建华作业区,并在建华结婚,1962年陈慧平出生了。在陈慧平的记忆里,儿时的父母总是忙,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白天大人们不得不为生计而辛勤劳作,自己则被寄放在农场的托儿所,村子里冷冷清清的。但是,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全村人都会聚集到村口的礼堂,在那里唱歌、跳舞,十分热闹。“先辈们背井离乡下南洋,在异国他乡生活,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相互之间也十分团结,集体意识很强,晚上他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来驱赶一天的工作疲劳。”陈慧平说,礼堂是村里一个重要的场所,村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大伙聚集在一起商讨解决的。为了满足侨民的集体活动需求,诏安县在对建华进行重建的时候,还专门建设了一个综合休闲广场。 每逢春节,外出创业、打工的建华人回乡探亲时,这里的文体活动便掀起高潮,羽毛球、乒乓球、拔河、歌舞汇演、猜谜答题等活动竞相登台。从2010年开始,建华已连续四年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聚在一起欢度佳节,许多从建华走出去的侨民以及还在印尼的华侨也会到建华来感受浓浓的乡情。 长大后,陈慧平一直在建设农场的卫生院上班,大半辈子的光阴都留在建华。五年前陈慧平一家移居诏安县城,她的父母由于舍不得离开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建华作业区,舍不得离开一起漂洋过海回国的乡亲们,留在了建华,陈慧平只要有空就回建华陪陪老人。 2011年陈慧平被选为市人大代表,作为归侨人大代表,她为改善侨民生活环境努力着,在她的帮助下,区里建起了卫生院,还配了一名执业医师,公共汽车也开进了作业区。该乡即将实施的建华印尼民俗风情村项目让她感到十分高兴,虽然已经退休,但她还希望自己能为风俗村的建设尽一份力。陈慧平说:“有一个平安、健康、和睦的家庭,又能为侨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知足。” ⊙方圳鑫杨惠琼吴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