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烟农售烟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大武夷新闻网讯 随着政和县最后一批烟叶完成交易,2013年全市烟叶收购工作正式结束。11月28日,记者走进政和县镇前镇,了解农户的收益情况。 在西溪村,记者来到农户郑福明家,郑福明说:“今年种烟收成还不错,30亩的田,最后纯赚7万元。” 其实,在种烟之前,郑福明夫妻俩也种过不少农作物,可这几年,农产品价格“一年一个价”,谁也摸不准。“种烟就不一样了,减去用工、肥料、机器和田租等开支,加上政府和烟草的补贴,虽然辛苦,但比种稻子、蔬菜效益稳。”郑福明说。 南平市烟叶收购量居全省第二,是全国31家重点烟区之一。当前,烟草部门正致力于推动“三个方式转变”促进烟农提高种植效益,即生产组织模式从传统组织方式向现代组织方式转变、从传统生产服务方式向现代生产服务方式转变、从传统粗放管理方式向现代精益管理方式转变,从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相对固定的“精干队伍”,在生产各环节开展“精准作业”,探索和完善烟叶大田生产评价机制等相关管理体系,实现“精细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的推广,全市烟叶产业灌溉系统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布局趋于科学化、规模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烟叶种植从“大而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一大批烟叶基地、示范片、产业带和专业烟农相继涌现。 2013年,全市共落实烟叶面积33.42万亩,种植农户1.54万户,平均亩产值3872元(含补贴),比增647元,种植规模保持了稳定;全市共收购烟叶85.34万担,烟农售烟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93亿元(不含补贴),户均收入7.06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创烟叶税2.4亿元,比增0.75亿元。 全市烟草系统围绕基地单元、核心示范区和专业烟农队伍建设,大力创新生产组织形式,用“统”的办法解决“分”的烦恼,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程。 “往年这个时候,许多烟农都在为冬翻的事发愁,因为机耕手和起垄机资源有限,大家都要排队。自从有了联友合作社组建的机耕队,能够很好地协调机耕手和服务时间,大大方便了烟农。”建阳市莒口镇茶布村烟农苏建良说。 在莒口镇,专业化服务点由建阳联友合作社提供机械,各分社组织机耕手开展服务,联友合作社按照作业面积收取费用。由于组织化配套服务不断跟进,越来越多的烟农告别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烟模式。目前,全市共有综合服务型烟叶专业合作社11个,4645户合作社成员种烟10万亩以上。 烟叶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种下“黄金叶”,闽北农民走上致富路。 (廖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