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持续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
技术人员在实验车间观察大黄鱼的生长情况 国家级官井洋大黄鱼原种场位于蕉城区三都湾里渔潭海域,与官井洋大黄鱼天然产卵场和繁殖保护区相邻。这里风光秀丽,自然条件优越,常年储备近万尾原种大黄鱼,担负着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增殖的任务。 日前,记者在该原种场看到,实验车间的驯养池一个连着一个整齐地摆放着,驯养池里,野生大黄鱼在水里欢快地游动。 “这些都是野生大黄鱼,从自然海域捕回来,用来培养原种大黄鱼的。”技术人员陈佳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在官井洋产卵的野生大黄鱼已寥寥无几。宁德水产科技人员萌发了利用我市的官井洋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的种源条件开展其人工繁殖及其增养殖技术研究的设想,并积极寻求立项研究。 1998年,国家级官井洋大黄鱼原种场由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农业部立项。2001年,市水技站试验场成为福建省“海水水产良种繁育基地”。2012年10月,官井洋大黄鱼原种场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原种场。 国家级官井洋大黄鱼原种场每年从湾外黄岐半岛、西洋岛、闽南等自然海域采集野生大黄鱼,进行保活与驯养,并培育成亲鱼,用于扩繁原种子一代。该鱼苗主要用来增殖放流,增加海区的自然种群,子一代鱼苗在自然海区长大后再捕回来培育原种亲鱼。另一部分原种子一代鱼苗提供给养殖户养殖,以增加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原种大黄鱼可为良种选育提供素材,也可增加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增殖放流原种子一代鱼苗有助于恢复大黄鱼渔业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拯救正在枯竭的大黄鱼资源,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11年,该局投入25万元,放流规格10厘米以上的大黄鱼90万尾;2012年,投入15万元,增殖放流规格5至10厘米的大黄鱼30万尾;2013年,又投入18万元,放流规格6至10厘米大黄鱼42万尾。 通过多年的增殖放流,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渔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当地渔民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以前出海几乎捕不到大黄鱼,近年来,通过增殖放流,大黄鱼的数量明显多起来,现在能捕到鱼了,收入也增加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官井洋畔的闽东人,有义务履行“知鱼、爱鱼、护渔”的责任,保护好大黄鱼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构建海洋生态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