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闹”“南平解法”解开医患纠纷死结

青砚墨
2013-12-31 11:14:11

  大武夷新闻网讯 据中华医学会公布,近几年,全国医患纠纷的发生数逐年上升。“但我市近四年的发生数却逐年下降。”12月30日,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主任龚选民拿出了最新数据:“今年全市受理立案的医患纠纷案件163起,不到2009年的三分之一。”

  拉横幅,设灵堂,毁坏财物,殴打医务人员。2009年6月21日,一宗普通的医患纠纷让南平市成了轰动全国的“医闹”典型。如何才能根治这一愈演愈烈的“顽疾” 同年8月3日,福建省首家专业机构——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应时而生,并很快实现所辖10个县(市、区)全覆盖。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蔡学锋介绍:“调处中心由懂医、懂法、善调解的人员组成,经费开支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集预防宣传、现场处置、依法调处为一体,属于独立的服务型机构。”此举被称为解决医患纠纷的“南平解法”。

  “南平解法”依据《南平市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置暂行办法》规定,注重标本兼治。这个“本”就是关口前移,即采取送法下乡、排查矛盾、队伍培训、应急演练、信息交流等多项措施,努力从源头上防微杜渐;利用覆盖县(市、区)、乡镇直至村居的三级调处联络员网络,及早让医患纠纷“退烧”“消炎”;督促医务人员提高医德医术,认真履职。2010年9月,市调处中心提前介入,迅速平息了一起因妇科体检不规范而引发的涉及建瓯市和延平区18个村千余人的重大医患纠纷。

  针对当事方质疑调解的公正性顾虑,“南平解法”实行了“点调制”:医患双方都可自主选择调解员,中途不满意还可换人;自主选择医学和法律专家;自主选择调解方式;所有费用全免。今年6月,延平区患者林某领到赔偿金9万元,全程只花了5天。他夸赞:“这样做很公道,效率高,我服!”如今,南平市85%以上的纠纷都是患方主动要求到调处中心调解,结案最快三天,最长不过一个月。

  四年多来,南平市受理的医患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协议履行率达100%。16例“医闹”造成的院方损失已由患方作出赔偿,走出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怪圈。“把矛盾移到调处中心去化解,医疗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剑深有感触。

  “南平解法”闯出了一条破解“医闹”的创新之路。日前,中宣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将其成功经验向全国各地宣传推广。 (杨鸿 叶国宝)

  短评:

  顽 疾 可 治

  医患纠纷,当今社会的一种乱象和顽疾。

  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创新“南平解法”的工作机制,党委政府放心,卫生系统省心,社会普遍认可,患者家属满意。它的可取之处在于,把医患纠纷的焦点问题摆在了一个系统工程中来综合治理。

  构建长效机制,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南平解法”创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指挥协调,部门协同配合,中心依法调处”的工作格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完备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南平市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置暂行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调处中心在处理矛盾纠纷中的主体地位。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将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去承担。由于突出第三方性质,调处中心成了“公道的场所,温馨的家园”,为医患双方留出“缓冲带”,避免了党政机关与其中一方发生直接冲突。“南平解法”这一适应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转移,在保证政府回归行业监管本位的改革上迈出了可喜一步。

  顽疾可治。我们相信,随着“南平解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医患纠纷的发生频率、参与人数和激烈程度都会大大下降。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