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大山”教师牺牲小我 执着坚守山村教学点
家长说,他是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要抓紧我啊,快跟上,不要被老鹰吃掉了!”在教室楼下的院子里,杨老师正和孩子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5岁的杨颖小朋友扮演老鹰,杨老师扮演母鸡,身后还有4只“小鸡”,3岁的潘永涛小朋友排在最后。杨老师说,天气好时,他就会带孩子们下楼活动。 饿了,病了,摔了,磕了,吵了,哭了……除了正常教学外,杨老师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夏天,他会为孩子们准备一锅凉开水;冬天,他会为孩子们生一架炉子。怕孩子饿了哭闹,他也常自掏腰包备些零食。孩子突然生病了,杨老师就带他去看病,还好,村卫生所就在教室楼下。家里有急事,他没法走开。自己生病了,他只好硬撑着,实在撑不住才放孩子们回家。“杨志强既像私塾老师,又像孩子们的爹,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难得,太难得了!他一天到晚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楼下的老邻居、延祥村卫生室的杨腾芳医生可算是最了解杨老师的人了。“5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才3岁,两个留守儿童,杨鲜玲、邱艳玲是孪生姐妹,他们都是我疼爱的孩子,我要看着他们长大,看着他们走出大山。”说到学生,杨老师的眼眶湿润了。杨老师解释说,妻子常年外出打工,儿子杨晟今年在镇上念小学四年级,一直都是母亲带着,自己实在愧对儿子,还好,儿子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好。“杨老很好啊,心地儿好,对娃娃们也很好!把孩子交给杨老师教,我一百个放心!”放学时分,学生杨鲜玲、邱艳玲两姐妹的爷爷杨会金来接她们时,听说记者来采访,杨大爷竖起大拇指。 杨老师说,杨鲜玲、邱艳玲、潘永涛3个孩子有亲人接送,杨颖、杨鑫明两个孩子常年要他护送,遇到不好走的路,他只好牵着背着走。记者发现,杨老师带两个孩子回家时,要走一段泥泞的山坡。“20年来,我教过的学生约有500多个,足足教了二代人,一个个走出大山。”杨老师说,对于自己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大凡学生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不忘捎给自己一份。逢年过节,学生们总会结伴来到自己家,表达对恩师的感谢与问候。说起这些,杨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只要这个教学点还在,我就不会离开!” 2010年3月,一夜狂风暴雨过后,教室屋顶全部被掀翻,檩木和瓦片被刮得七零八落。杨老师独自清理完满地的碎瓦片后,又和工人一起爬上屋顶架设檩木,盖上石棉瓦,没过几天,大风又将石棉瓦掀掉,杨老师只好重新清理,再次和工人一起上屋顶盖石棉瓦。 当问起工钱时,杨老师笑了,反问道,学校就是我的家,自己家修房还用得着工钱 杨老师说,风灾过后,政府当年就将屋顶改建成水泥板了。 教室渗水、桌椅毁坏、水沟堵水、杂草清理……杨老师总会从家里带来工具,默默地做好。 纸钟表、识字板、算数卡……班上缺教具,杨老师就自己做,也常掏钱添置些。 说到家,杨老师的眼眶再次湿润了。杨老师的父亲杨贵水今年64岁,86岁的奶奶常年患风湿性病,两个老人都十分需要照顾,但杨老师却整天呆在教学点,即便父亲住院期间,也是请人照顾。 杨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隔壁,十分简陋,两张老课桌拼凑起来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本。“我走了,改变的是我个人的命运;我不走,改变的是很多人的命运!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教学点还在,我就不会离开!”面对越来越少的生源,杨老师无比感慨与期待。 编 后 语 “只要这个教学点还在,我就不会离开!”这是杨志强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山村教育的承诺。他的执着坚守,换来的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换来的是山村教育的希望。我们相信教育会改变山村的面貌,而杨老师为教育做出了楷模。 赖全平 罗旺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