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开门红玩新花样 一老板将春节假期延至15天

渐行渐知
2014-02-08 10:30:57
上班首日,各大单位都有发开门红包的习俗,上班族纷纷早到等待“红包来袭” 上班首日,各大单位都有发开门红包的习俗,上班族纷纷早到等待“红包来袭”

  本报记者吴颖刘兴文/图

  新年假期过后,不少公司都会为员工们派发开门红包,又叫做派开工“利是”,取其凡事顺利的意头。

  昨天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福州许多公司也不例外,给自己的员工准备了一封开门红包。一时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掀起了一阵晒“利是”风,网友惊呼“让红包飞”。更有体贴的福州老板除了发开门红包,甚至还将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这让没有这些“福利”的白领们羡慕不已。

  激励员工,老总亲自发红包

  小陈是福州一家传媒公司的员工,昨天早上九点多,小陈公司的两位老总手上拿着几十封红包,亲自给每个员工发开门红包。

  “每人200块。”拿到红包的小陈呵呵地笑着,他说能从老总手里亲自接过红包,比把钱打到工资卡上的感觉更好,更有真实感。

  比起小陈的200块开门利是,经营水产生意的老何给自己的员工发的开门利是就更多了,从500元到15000元不等。“这种活又脏又累,能坚持干下去的都是比较能吃苦的,红包自然要多包一点。”老何说道。

  “除了要讨个好彩头,最重要的是激励员工,让他们知道我是真心想让他们留在我这里工作。”老何说。

  花样翻新,微信抢红包成新宠

  除了实物红包,今年微信推出的抢、送红包功能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昨天上午9点多,上海一家网络公司的ceo分别在八个微信群里各放了1000元红包让员工来抢,并在微博上晒出红包,此举引来许多网友的围观,大部分网友“跪求入群”。

  而在福州,同样也有公司使用微信给员工派发红包。福建华扬盛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地区的负责人郑总说,今年除了给公司每个员工派了100元的实物开门红包,他们公司还建了微信群,专门用来派发微信红包。

  “几个老总都在群里,有的放188元,有的放288元,还有放更多的。然后让员工们在微信群里随机来抢。”郑总说,在微信抢红包纯粹是为了活跃气氛,员工们对抢到多少钱并不是很在意。

  23岁的莆田小伙林斌今年上大四了,去年下半年他和几个朋友在当地合伙开了一家真人密室逃脱的俱乐部,几个年轻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

  说起今年的开门红包,林斌笑着说:“我们年轻人比较喜欢这些新玩意,所以我们几个人用微信互相派了红包。”

  羡慕嫉妒 几家欢喜几家愁

  除了发现金作为开门红包,更有体贴的公司甚至直接延长春节假期,王先生是福州一家动力科技公司的老板,他送给自己员工新年的第一份礼物就是15天的春节假期。王先生说,公司有很多员工是外地人,“大家来回赶很辛苦,就让他们(在家)多呆几天。”

  别以为假期变长了,开门红包就要打折扣。王先生说,除了15天的长假之外,等假期一结束,他还会给每个员工600元的开门红包。

  但是,在鼓楼区一机关单位上班的小林就只有羡慕嫉妒的份了。昨天早上刚一上班,小林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现被好友们的开门红包“刷屏”了,而他们单位却什么都没有发。小林说,不止是他们单位,其他事业、机关单位都没发开门红包。

  专家:发开门红是风俗重点是精神激励

  对此,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钟伯清副教授介绍,发开门红包这种风俗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从台湾等地的一些企业传到了大陆,近几年尤为流行。

  钟伯清副教授认为,现在一些企业招工比较困难,这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会打出“亲情牌”,增加员工对公司以及领导的好感。

  在钟伯清副教授看来,派发新年红包寓意“好彩头”,不仅与中国的传统相关联,又能给员工以鼓励,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好感度。钱多钱少不是重点,主要是给员工一种精神激励。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