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30余年捐50亿:家乡老人春节每人1200元

渐行渐知
2014-02-15 08:48:19

故乡那批和曹德旺同龄的小伙伴中,很多人到了国外,生活还算富足。留在村里的,已经开始领取曹德旺每年几次的红包。跟曹德旺一起在行业内打拼的极少。村里更年轻的人,曹德旺大都不认识了,他和村里的联系更多是通过一笔笔的捐赠。

  农历马年正月初一,曹德旺像往年一样带着位司机如期回到家乡福清市高山镇曹厝村拜年,在村里的剧院里,几乎全村都会到这和他喝茶聊天,常常要摆二十桌。

  拜年的主题离不开村里老少感谢曹德旺对家乡的关照。他确实捐了很多钱。剧院和剧院两侧的祠堂、敬老会,都是他捐建的,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敬老会会长曹代建负责张罗前后,陪着曹德旺,就像当年大雨后一起去河边抓鱼时一样。

  那年曹代建8岁,曹德旺13岁。每逢下雨,村边农场河水溢出,带来很多鱼,曹厝村的小伙伴们成群地去抓鱼,常常一抓就是上百斤。

  村里一般都是种田,做小生意没几个

  在福清市高山镇曹厝村,德字辈现在是村里辈分最大的。这个辈分的老人有十余位,68岁的曹德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春节前,曹厝村敬老会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1200元,一共发了110多位。其中一位90岁的村民领到3000元。重阳节,50岁以上的村民可以领到钱,每人600元。

  “谁家里困难,经过村里敬老会评估,也会有扶贫款,前年扶贫款总共发了十多万元。”曹厝村敬老会会长曹代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钱都由曹德旺叔叔出。”

  63岁的曹代建在私下也一直称曹德旺“叔叔”,按族谱,德字辈之后就是代字辈。而辈分更小曹理全则叫曹德旺“叔公”。

  解放前,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回到高山镇曹厝村时,村里人都叫他“三叔公”,从来没有人叫过曹父的名字。族人尊敬曹父,不仅因他辈分大,更重要的是他见过世面。

  “他们家对人很好。他爸爸很聪明,讲话很有道理。”59岁的曹理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下雨不出工时,大家围在一起聊天,他爸爸劝人不要欺负人,要善待人。他爸爸算村里见过世面的,思想比较先进。”

  曹父年轻时在上海当学徒,曾一步步做到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股东。回高山镇定居时,运财产的船沉了,所剩无几。但回到曹厝村时,依然买地盖房。

  曹厝村90号,是曹德旺家1948年建的祖屋,占地约一亩多,当时是村里最大的房子,方方正正的建构,现在已经贴上灰色的防火外墙和琉璃瓦。房屋周围都是刚铺的水泥,这是村里刚刚做好的下水工程,以便废水都排入下水道。

  “以前这栋房子,算是高档的。这种建筑格局,在解放前叫半洋房,只有有钱人才盖这种房子。”曹代建指着周围的房子说。周围没有推倒重新盖的民居,确实和90号有很大不同。

  曹代建行二,家里和曹德旺一样都是三兄弟。两家住的不算近,但曹代建奶奶和曹德旺家关系很好,每天他都随哥哥去叫曹德旺兄弟,一起从村里步行五六分钟去高山小学上学。

  曹德旺方脸,小时候就长得壮壮的。当时村里人说,三叔公不擅长种地。由于家境困难,曹德旺14岁就辍学了。

  曹代建到镇里的福清第五中学上中学,但文革开始后,学校没人教课,兄弟们都回到村里种田。家里劳力多,曹代建家一年能分到一百多元,收入还算可以。

  和曹厝村的很多居民一样,曹代建和曹理全一直都在种地,水稻、花生、地瓜,能长成卖钱的都种,从人民公社时期到包产到户。

  曹德旺辍学后一直在做小生意,从卖烟丝开始,后来到福清市区拉水果,拉到高山镇批发给水果摊。“做小生意比种地好,曹德旺有做生意的头脑。”曹代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那个阶段他也比我们好。村里面一般都是种田,做小生意没几个。”

  现在村里的地大多都荒着没人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曹理全这代上了年纪的人还坚持种地。

  各走一边

  高山镇离平潭岛不算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曹代建和曹理全也慢慢开始做起生意,他们常常挑着箩筐,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平潭批发海鲜,每次一百多斤,挑到高山镇市场卖,春节期间,螃蟹总是最好卖的。他们对水潮掌握很准,每次总能在渔船回港的两小时前到海滩上等货。

  曹代建和曹德旺的弟弟一起嫁接种过西红柿、西瓜,这些作物都比水稻赚钱。而曹理全一直记得曹德旺那段时间在嫁接树苗、种白木耳。曹德旺曾对媒体表示,将白木耳卖到江西赚的一千多块,是“人生第一桶金”。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