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漳州老街不再年轻的“青年路”
东坂后基督教教堂 老街坊的桐油灰 这条老街名实不符、其实并不年轻,街道全长近800米,清代自北向南依次名为东坂后、万道边、下庙、砖仔埕、洋老洲、春兴埕,民国时称为大通南路、大通中路。 老街改称青年路是民国后期的事儿,街名颇有朝气,文字的力量笼罩着这片街区,骑楼、店铺、古厝,庙宇教堂,暮鼓晨钟,方块字与拉丁语,三合土和番仔灰……或许,青年路的魅力就得自于这些新旧对比、土洋结合的景观吧,而文化的价值在相互映衬中却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来到老街,让我们将心情放轻松,从青年路北段东坂后迈开步子吧。 当基督教举步维艰辗转进入漳州,恰是清朝咸丰年间,同治十三年(1874年),东坂后建起了基督教礼拜堂,教堂坐北朝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厅可容500多人,至今仍是教徒礼拜祈祷之地,在海内外基督徒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漳州市区的基督教,很重视推广闽南语罗马字拼音,礼拜堂的诵经都用方言拼音注释,特别适合不识字的老人、妇女学习。基督教的本土化促进了教义在漳州的传播,至今东坂后基督教堂有一本《闽南语圣歌》,歌词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的美感,可以说是圣歌本土化的成功例子。 东坂后的古名宅何衙内,曾经是明朝天启五年进士、户部尚书何楷的深宅古厝,曾经的杂姓群居生活、宅区内剥落的朱门、残存石板路、斑驳古砖墙、古厝森然的格局,已被岁月之手轻轻抹去了。酷爱书道的漳州人,大多知道明朝的《嘉济庙碑》(<修建嘉济庙圣迹碑记>)。嘉济古庙就坐落在这条老街中段,已经成了今日寻常百姓的栖身之地,庙宇经岁月侵蚀和烟熏火燎,仅剩古柱残檐。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古庙,明万历年间重修。碑刻防护机关重重,非经街坊德高望重之人许可,外人无从摹拓窥见。 时至今日,“同善堂”药店研制“乌鸡白凤丸”的传说仍旧脍炙人口,可这家当年盛极一时的老药铺与老街的“五成米绞”、“奇苑茶庄”、“九和堂”提线木偶戏与石板路一起淡出了历史舞台,八宝印泥厂、茶店、糕饼店、书画店、乐器店、“蔡福美”鼓铺和水泥路面却取而代之,参差多态装扮着青年路,氤氲之中老街似乎无时不在涌动着青春活力。吴明晖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