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党政一把手亲任河长 3年内岛外溪流全截污
瑶山溪部分河段犹如化粪池。
本报此前的相关报道。
记者近日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对岛外10条溪流的摸底工作已经完成,市水利局水政处利用gps卫星,对岛外10条溪流的排污口逐一定位、编号、现场拍照、取水样检测,并计算污水即时流量,标注管道类型,查明上游主要污染源。本次调查河段总长163.98公里,调查排污口496个,水质化验346个(部分排污口因枯水期无污染物排出)。 接下来,将在全市推广“河长制”,由主要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年内要完成示范段整治工作,三年内完成流域全线截污,五年内完成流域沿岸景观改造,为市民打造出一幅幅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 这一重大举措与本报的持续推动有关。2012年,本报率先在全市启动岛外10条溪流整治的系列报道,从那时起,有关岛外10条溪的整治日趋受到瞩目。 现状 有的溪水如泥浆,有的溪流像化粪池 近日,记者到岛外随机走访了部分溪流,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苎溪的水体几乎快要干涸了,溪底的水跟臭水沟一样,暗不见底。溪边有不少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当地居民小林告诉记者,小时候,这里的溪水都可以游泳,现在的水让人想吐。 在后溪324国道附近的部分流域,溪流几乎成了“黄河”。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污染主要来自两岸的采砂场,洗砂的水直接排入溪流。顺着居民的指点,记者果然找到了溪流沿岸的几家采砂场,粗大的铁管直接伸进溪流里,溪水跟泥浆一样,触目惊心。 瑶山溪灌口景山路一带,按照市水利部门的水功能划分,这里属于景观、农业用水区。这条溪流长度10多公里,景山路一带的污染特别明显,溪水黄、绿、黑等颜色夹杂,分不清污染源是什么,溪面上漂着很多类似粪便的东西,令人作呕。当地居民说:“这里简直就像化粪池。” 调查 入溪污水,每天超过10万吨 在今年厦门市两会上,民盟厦门市委递交了一份《关于厦门岛外溪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的提案。 该课题组负责人、民盟厦门市委调研部部长李桂娟告诉记者,民盟多年来一直关注岛外溪流的整治,这几年厦门晚报关于岛外溪流的整治报道,他们也非常关注。不过,今年两会是第一次用提案的方式提交,提案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民盟厦门市委调查,厦门岛外各主要溪流流域(后溪、瑶山溪、深青溪、过芸溪、东西溪、官浔溪、龙东溪、埭头溪和城南排洪沟、九溪、东坑湾-南部港汊水系)总面积1012.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约60%。在水资源利用问题已经非常突出的基础上,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种种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3年的一个数据是,每天有超过10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对周边地表溪流水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李桂娟说。 症结 “多龙”治溪,导致群龙无首 对于溪流的整治,为什么一直难有实效 李桂娟认为,管理体制不畅,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重发展,轻保护,传统生产方式尚未转变等都是原因。 据介绍,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于农村环境质量的评价仍局限于局部地区和定性描述分析。此外,农村环保工作分散在各个相关部门,如林业局、农业局、城管办、交通局及水利部门等,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执法管理网络,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许多工作难于落到实处。比如说,厦门岛外乡镇一级设置的环保办公室,环保人员多为兼职,人数还不到农村总人口的0.01%。 "多龙’治溪,效果不好。”李桂娟认为。 经验 同安试点“河长制”,每天有人巡查保洁 从2013年底起,同安区开始摸索出一种被称为“河长制”的模式。同安的“河长制”,其实就是流域“包段责任制”。各镇(街)、场将辖区重点流域进行分段治理,由当地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对河道管理负总责。与之相配套的是,“河长”不是白叫的,做不好就有效能问责。 同安区将河道管理“包段责任制”纳入镇(街)、场年底绩效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效能问责,以促进流域垃圾污染整治工作。 同安水利管理站站长林炎烽介绍,“河长制”除了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比如镇长出任“河长”外,各村也配备了相关负责人和保洁员,目前已经做到每天巡查,分段保洁,有问题就立马解决。水质、卫生等原先属于环保、卫生部门的考核指标也纳入对“河长”的考核,今年将对“河长”制订更具体的考核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