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自制店招遭拆 专家:商业文化政府不能包办

沧海沧浪
2014-05-03 10:30:27

  商家建议统一店招考虑保留符合规定店招,专家称招牌体现商业文化不能由政府“包办”

五一北路西侧工人拆除商铺招牌 五一北路西侧工人拆除商铺招牌

  本报记者郑晓华陈聪文/文刘兴/图

  免费更换店铺招牌,听起来是好事情,但一些被更换招牌的店主却不乐意了。近日,五一路一家眼镜店的店主在微博上称自己的招牌被强制统一,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议论。采访中,业内人士称统一更换招牌是否考虑保留符合相关规定的招牌不致浪费,统一店招是否应该考虑店铺个性化需求。目前,相关部门暂未回应该问题。

  苦恼遭遇花几万元制作的店面招牌被拆

  “刚刚熬过了长达半年的景观改造,现在又要做统一招牌!政府相关部门你们顾及到商家感受没 ”五一路一家店铺的店主潘先生在微博上发布了对于统一更换招牌的吐槽。

  潘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立面改造到现在,以为要结束熬过去了,谁知道前两天竟然跑来几个工人,立马动手将店招拆了。为了映衬商品档次,潘先生原有的招牌花了不少心思,单单成本就花费了好几万元。让潘先生更难以理解的是,此次统一换店招,他本人却未收到任何通知和告知性文件,也没有给商户看更换之后的效果图。

  昨日记者走访了津泰路、五一北路等路段,为了配合此次景观改造,多数的店铺招牌已被拆下。

  津泰路一家服装店的店主表示,原先自己的招牌也花了不少钱,虽然此次更换招牌由政府出资,但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而记者注意到,同样在景观改造的路段,例如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国有企业的招牌却未被拆。一些店主表示对于这种“区别性对待”难以理解。

  商家反映统一招牌老旧严重没个性

  据了解,鼓楼区于2011年上半年就已经投资260万元,完成福新路、东大路、吉庇路、津泰路等4条道路的店牌店招改造。其中,仙塔街也成了店招改造名单之列,按照当时的规划,仙塔街160多家店铺招牌,均采用木质面板,招牌字使用led灯。

  不过,在第一轮更换招牌的过程中,例如仙塔街等地的统一店招老旧现象明显,多数的店铺招牌褪色严重。

  “店铺是2011年换上了统一的木质招牌,表面上看过去好像挺好的,但是质量没保证,虽然没花我们商户的钱,但时间一久木板就掉色,更别提led灯了。”仙塔街一家便利店老板说。

  而一些店主对于更换后的招牌样式也颇有微词。织缎巷一家时装店的店主说:“我们经营的是时装,但给我们换的却是金字黑底的牌匾,一些朋友说看上去不吉利。”

  一家照相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之前换店招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跟合作胶卷品牌有协议,对于店铺有统一的装修要求,更换店招后却不能满足胶卷公司的要求,后面的合作也非常不愉快。

  不少店铺经营者建议,统一对老旧招牌进行换新无可厚非,但是否能保留一些符合相关要求又不乏设计美感的店铺招牌呢

  相关部门

  暂未回应保留个性店招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来到鼓楼区建设局了解相关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统一店招的事情由鼓楼区灯管办负责。

  随后,在灯管办的办公室,一位负责人称该部门只负责统一店招字体的制作,具体事宜建议记者前往鼓楼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中心了解。

  鼓楼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中心则表示,该部门不负责对外事宜,对于媒体的问题由宣传部门统一处理。

  几经周折,记者来到鼓楼区宣传部,但仍未得到相关回复。

  专家说法

  店招是商业文化政府不能“包办”

  “统一制作店招是‘好心肠办坏事’。”中国市场学会品牌战略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明阳指出,政府统一制作店铺招牌出发点是好的,但可能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店铺招牌作为店铺商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如今的社会强调的是多元化的东西,政府统一“包办”是“越俎代庖”的行为。

  福建省商贸协会副会长林建德也指出,沿街的店铺招牌是影响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因素,对一些杂乱无章的店铺招牌采取措施也是必要的。但前提是不能破坏商业中所追求的独特性。而在其中,管理者开展工作时也要充分尊重商家的意见,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统一更换的做法。

  余明阳建议,对于店铺招牌,应该由有关部门事先制定相应的“规则”,然后由商家自行制定店招,提交有关部门进行审批,符合要求的再进行制作。

  林建德则表示,事实上,包括香港、东京、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些商业街的店铺招牌都非常有个性,也恰恰能够烘托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林建德认为,如果街区使用千篇一律的招牌不仅不能体现特色,而且有点“形式主义”。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