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定海:海丝通往琉球首站 曾与刺桐港齐名
从海潮寺沙滩远眺“白礁一号”遗址 站在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的海潮寺沙滩向海中远眺,300米外有两处孤零零的礁石。定海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用群说:“别小看这两处不起眼的礁石,它们就是1990年中澳联合考古队挖掘‘白礁一号’的现场,现在白礁岛上还插着考古遗址点的牌子呢。可以说,定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通往古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的第一站。” 曾是与泉州“刺桐港”齐名的繁华港口 筱埕镇定海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大门,东临马祖列岛,自古为闽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即是当时定海港商旅云集的形象写照。元设巡检司,明立千户所,为明代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享有“会城重镇”的美誉。 在定海村村部的后面,有一段约200米长的古城墙。虽几经修补,但近15米高的城墙仍能看出往日的恢宏,城门上“会城重镇”的石匾更是告诉着人们这里的历史。定海村文书甘成章告诉记者,这段城墙是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凤德清为抵御倭寇侵犯而建的,原来总长2000多米,将整个定海村环抱其中。近年来由于村里基建,这座明代古城墙只剩下这最后的200米。 史料记载,晋太康年间,定海湾就已有人类活动。唐昭宗时期,闽王王审知致力发展海上交通,下令凿去黄岐海道中梗舟之巨石,重新修建港口。唐昭宗赐名“甘棠港”。五代十国时期,“甘棠港”进一步发展,凭借水深港阔,被称为“闽江北喉”。从此与泉州的“刺桐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的航海图就明确标明:定海是古琉球航行到中国的第一站。 刘用群告诉记者,鉴于“甘棠港”的重要性,元朝时定海设置巡检司,明朝时设立亭角千户所,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3300人。为扼守闽江北喉,清朝还在此设立游击署。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对海上线路的依赖性降低,“甘棠港”逐步走向没落。 被“扒客”意外发现的“白礁一号” 作为辉煌一时的海上通商口岸,定海湾内拥有众多的沉船遗迹,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巨大兴趣。“白礁一号”就是定海湾众多沉船遗址中最重要的一个。 说起“白礁一号”的问世,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原来这是一个被“扒客”意外发现的沉船遗址。这里说的“扒客”可不是俗称的小偷,而是海边专门以采摘海底礁石上附着的甲壳类生物为生的渔民。 刘用群告诉记者,定海湾平均水深约18米,水流平稳,很少有大风大浪,非常适宜甲壳类生物繁殖,因此也就催生了以采摘这类生物为生的“扒客”。而白礁岛就是这些扒客最喜欢的场所之一。“那时候扒客们下海,经常能捞起青色或者黑色的陶碗和瓷碗,还有少量的瓷罐。这些陶瓷器或被渔民们拿回家中当餐具使用,或被低价卖给外地人。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考古工作者在定海渔民的家中意外发现这些‘海货’,由此认定这里有古代沉船的遗址。 1990年,一支由中澳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定海,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水下考古试发掘。此举不仅出土了大量宋瓷、元陶、铜钱、铁器、古舢板、瓷匙司南、抗倭铜铳铜炮等珍贵文物,还培养了我国首批11名水下考古队员。 1995年春夏之际,中澳联合水下考古队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正式水下考古发掘。1999年夏,中国第二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在定海实习期间,继续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调查。2000年夏天,中国水下考古队再次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经过4次调查和发掘,考古学家从“白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了300余件陶瓷器,大多数为黑釉盏。这批黑釉盏的形制相似,规格、尺寸相近,应该是仿建窑兔毫盏的产品,为宋元时期福州地区的民间私窑所烧制。从胎质、釉色、器形等方面分析,初步推定为南宋时期(公元12世纪后期至13世纪前期)福州亭江长柄窑及闽侯南屿、鸿尾等窑址所烧制。 定海湾将建成中心渔港 虽然有着历史上的辉煌,特别是“白礁一号”还出水了数量众多的宋元陶瓷器,但如今的定海村却面临着“无物可考”的窘境。 原来,“扒客”们虽然曾经打捞上来了众多陶瓷器,但由于不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这些陶瓷器被渔民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了外地游客。“白礁一号”出水的300余件陶瓷器,也纷纷陈列在省市两级博物馆内。如今的定海,只有在定海小学的少先队陈列馆内才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件宋元时期陶瓷器。刘用群说:“随着去年最后一批“扒客”船退出历史舞台,想要收集这些珍贵的文物就更难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在定海村内,还有一个明朝时期的琉球商人墓,这也能从侧面证明定海在古代中国与古琉球国频繁贸易往来中的重要地位。刘用群说:“今年9月,定海湾将新建一个二级渔港,未来还会慢慢升级成中心渔港。这个中心渔港的建设,一定能让定海更加繁荣。”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从海潮寺沙滩远眺“白礁一号”遗址站在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的海潮寺沙滩向海中远眺,300米外有两处孤零零的礁石。定海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用群说:“别小看这两处不起眼的礁石,它们就是1990年中澳联合考古队挖掘‘白礁一号’的现场,现在白礁岛上还插着考古遗址点的牌子呢。可以说,定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通往古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的第一站。” 曾是与泉州“刺桐港”齐名的繁华港口 筱埕镇定海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大门,东临马祖列岛,自古为闽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即是当时定海港商旅云集的形象写照。元设巡检司,明立千户所,为明代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享有“会城重镇”的美誉。 在定海村村部的后面,有一段约200米长的古城墙。虽几经修补,但近15米高的城墙仍能看出往日的恢宏,城门上“会城重镇”的石匾更是告诉着人们这里的历史。定海村文书甘成章告诉记者,这段城墙是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凤德清为抵御倭寇侵犯而建的,原来总长2000多米,将整个定海村环抱其中。近年来由于村里基建,这座明代古城墙只剩下这最后的200米。 史料记载,晋太康年间,定海湾就已有人类活动。唐昭宗时期,闽王王审知致力发展海上交通,下令凿去黄岐海道中梗舟之巨石,重新修建港口。唐昭宗赐名“甘棠港”。五代十国时期,“甘棠港”进一步发展,凭借水深港阔,被称为“闽江北喉”。从此与泉州的“刺桐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的航海图就明确标明:定海是古琉球航行到中国的第一站。 刘用群告诉记者,鉴于“甘棠港”的重要性,元朝时定海设置巡检司,明朝时设立亭角千户所,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3300人。为扼守闽江北喉,清朝还在此设立游击署。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对海上线路的依赖性降低,“甘棠港”逐步走向没落。 被“扒客”意外发现的“白礁一号” 作为辉煌一时的海上通商口岸,定海湾内拥有众多的沉船遗迹,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巨大兴趣。“白礁一号”就是定海湾众多沉船遗址中最重要的一个。 说起“白礁一号”的问世,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原来这是一个被“扒客”意外发现的沉船遗址。这里说的“扒客”可不是俗称的小偷,而是海边专门以采摘海底礁石上附着的甲壳类生物为生的渔民。 刘用群告诉记者,定海湾平均水深约18米,水流平稳,很少有大风大浪,非常适宜甲壳类生物繁殖,因此也就催生了以采摘这类生物为生的“扒客”。而白礁岛就是这些扒客最喜欢的场所之一。“那时候扒客们下海,经常能捞起青色或者黑色的陶碗和瓷碗,还有少量的瓷罐。这些陶瓷器或被渔民们拿回家中当餐具使用,或被低价卖给外地人。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考古工作者在定海渔民的家中意外发现这些‘海货’,由此认定这里有古代沉船的遗址。 1990年,一支由中澳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定海,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水下考古试发掘。此举不仅出土了大量宋瓷、元陶、铜钱、铁器、古舢板、瓷匙司南、抗倭铜铳铜炮等珍贵文物,还培养了我国首批11名水下考古队员。 1995年春夏之际,中澳联合水下考古队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正式水下考古发掘。1999年夏,中国第二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在定海实习期间,继续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调查。2000年夏天,中国水下考古队再次对“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经过4次调查和发掘,考古学家从“白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了300余件陶瓷器,大多数为黑釉盏。这批黑釉盏的形制相似,规格、尺寸相近,应该是仿建窑兔毫盏的产品,为宋元时期福州地区的民间私窑所烧制。从胎质、釉色、器形等方面分析,初步推定为南宋时期(公元12世纪后期至13世纪前期)福州亭江长柄窑及闽侯南屿、鸿尾等窑址所烧制。 定海湾将建成中心渔港 虽然有着历史上的辉煌,特别是“白礁一号”还出水了数量众多的宋元陶瓷器,但如今的定海村却面临着“无物可考”的窘境。 原来,“扒客”们虽然曾经打捞上来了众多陶瓷器,但由于不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这些陶瓷器被渔民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了外地游客。“白礁一号”出水的300余件陶瓷器,也纷纷陈列在省市两级博物馆内。如今的定海,只有在定海小学的少先队陈列馆内才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件宋元时期陶瓷器。刘用群说:“随着去年最后一批“扒客”船退出历史舞台,想要收集这些珍贵的文物就更难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在定海村内,还有一个明朝时期的琉球商人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