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 市政府迁址建阳

沧海沧浪
2014-05-28 11:39:32

  专家解读

  杨益生:为闽北城市化提供新空间

  “武夷新区定位为‘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尤其具备独特优势。”福建省产业基地促进会会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益生认为,目前福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此,如果要建设好“生态省”,武夷新区必须以绿色生态城作为定位。同时,南平地区地处闽江上游,保护好母亲河,首先要做好生态环境。

  杨益生表示,新区要得到快速发展,最好能借原有的品牌作为跳板。“武夷山已经是双世遗。”如果能一边提升这个品牌,一边发展新区经济,引进更多的项目,将能加快新区的建设。

  “新区的建设将为闽北城市化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杨益生认为,目前南平地区现有的几个城镇都相对拥挤,要再发展是很难的,因此需要开辟一个新区。经过这几年的城市建设,本次选定的位置非常适中,是新闽北地区的中心枢纽。

  同时,新选址是在福建的北大门边,交通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发展,完全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外界的联系,本次选址也是看重这个位置铁路、航空及公路等交通较发达的条件。

  谢志忠:统一布局才能更好地建设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谢志忠认为,省政府批准武夷新区的规划,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省经济协同发展。要推动海西经济发展,内地的发展必须与沿海城市相协同。通过武夷新区的建设,产业聚集发展,以最快速度减少差异,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减少区域差异,主要是利用资源,如旅游、绿色、山地等,通过自身优势扩大规模,以专业化的方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建议主动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联动,在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分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在谢志忠眼里,该规划最重要的意义,是闽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更进一步。“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无序、杂乱的。”谢志忠认为,有一个统一的空间和布局,才能更好落实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农业、工业及城市、乡村的良性发展。

  背景资料

  建阳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其时,闽越王余善筑大潭城;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属会稽郡。

  新中国成立后,建阳先后两度成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南平各县相继解放并设置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9月,第一专区改名“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名“南平专区”。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1970年,南平专区迁驻建阳,南平专区改名“南平地区”,次年又改为“建阳地区”;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建阳地区又改名“南平地区”。

  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