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福清篇】放开手脚大做“海”文章
6月4日下午,一场海产品团购会在东瀚镇文关村京海水产基地热闹举行。看着一条条新鲜、便宜的真雕鱼,来自阳下街道的林女士兴奋不已:“这里采购价格比二级市场批发价格要便宜一半。” 福建京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文开告诉记者,东瀚文关村海水水质好,非常适合养殖鱼类生长。比如,真雕鱼长膘就非常快,有的地方养了一年,鱼的重量不过一斤或七、八两左右,而在这个海域养的鱼一年就能长到一斤六、七两,而且味道鲜美。 京海水产算得上是水产养殖业的“后生仔”。这家贴着“反季节养鱼”、“现代观光渔业”、“海上牧场”时尚标签,集科研生产、深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产开发公司,于2011年9月动建,去年被列入省重点项目。仅用了3年不到的光景,公司目前已养殖真雕、皱纹盘鲍等多种优势产品,规模网箱达1000多口,一年可产近20万斤成品鱼和鱼苗,计划到2020年建成连片网箱5000个。 京海水产只是我市现代渔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早已摆脱“靠海吃海”的简单粗放式生存发展模式,大做“海”的文章、发展蓝色经济,向大海要效益。 2013年,全市渔业生产总产量达37.76万吨,产值77.9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就达26.32万吨。不仅如此,依托渔业生产,我市还在水产品加工行业上创造了23.72万吨产量,收获了一年83.15亿元的产值。 福清海域面积达91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质的海水条件曾经哺育了物质匮乏年代的玉融儿女,也正是这片海域让如今的玉融儿女放开手脚施展抱负,使现代渔业强势崛起,形成了传统的贝类、海带、紫菜、鳗鱼等水产品养殖业,培育了南美白对虾、鲍鱼、海参、大鲵、梭子蟹等高优品种。 如今,养殖面积6万亩、占全国90%产量的花蛤育苗,养殖面积4万亩、年产量1840万斤、产值8280万元的海蜇皮养殖,260家鳗场、7家烤鳗企业、年创汇近亿美元的鳗鱼养殖加工,养殖面积6万亩、占全省80%产量、年产值17.35亿元、年创汇1.59亿美元的南美白对虾加工等成了我市海洋渔业响当当、金灿灿的特色招牌。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为抓手,不断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先后推广了晋江蛏工厂化育苗技术、引进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和新工艺、辽宁刺参冬季池塘及海上笼式吊养技术、红海蜇池塘养殖新技术等,仅后两项技术年可新增产值近亿元。 去年,全市共有4家水产加工企业入选福建省海洋龙头企业,新增3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水产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6.65万亩,规模以上水产加工流通企业有29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7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7家、省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