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哥在印尼买下一座山丘建“高山庄”

故事人
2014-07-17 15:11:44

  复古山庄的由来

  1944年7月,高仁贵出生于印尼,排行老五,系第二代华裔融籍乡亲。其父高子银(又名高银官)早年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初到印尼,人地生疏,高银官先以学徒方式,担任些洗扫搬运粗工之职,通过考察合格方被许可立足。后得蒙北楼姑丈增援其荷盾2元5角,靠卖花生起家,历经千辛万苦创建“福兴宝号”商行,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泗水屈指可数的铁路钢材商家。

  高仁贵从小跟从父亲,耳濡目染父亲的勤劳本分和处世为人,特别是父亲爱乡的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他,对他日后热衷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继承爱乡的“家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年轻时,高仁贵便早早地进入社会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商经验。高仁贵说,在学生时代,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作文只得3分,但是直到目前他仍坚持供养着自己的语文老师。早期,高仁贵在父亲的“福兴宝号”商行工作。父亲去世后,5个兄弟联手继承父业,在大哥高仁福的带领下,将之发展为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

  上世纪70年代,高仁贵独立创业,在雅加达把生意越做越大,便举家迁往雅加达,而把泗水生意全交给了兄弟。大哥高仁福迁往雅加达时,瞄准了印尼钢材市场,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来,高仁福的长公子高居明等兄弟,又把生意扩展到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将之发展为业务横跨东南亚的跨国企业,最近又拓展到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大陆市场。

  高家兄弟在事业上有了成就之后,积极践行父亲生前“有成就不要忘记家乡”、“捐资学校比修祖屋好”的遗愿,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家乡三山镇海瑶村陆续办了几件好事:1986年,兴建海瑶中学宿舍,并以父亲的名字命名;1988年,按祖屋原型修缮“银官故居”,供族人使用;1989年,修缮年久失修的“高氏宗祠”;1990年,兴建家乡娱乐场所,命名为“高银官影剧院”;1993年,援建海瑶中心小学新校区,建立“银官办公楼”、“银官教学大楼”……

  尽管生在印尼,长在印尼,但作为龙的传人的高仁贵,心里怀揣着一个梦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在印尼高氏家族中发扬光大。他觉得,国外的华侨华人在事业有成之后,应该从过去为资本积累打拼的物质追求,向更高的精神追求转变。他想建一座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山庄,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基地。那年,他40岁。

  1984年,高仁贵在东爪哇trawas山区买下了一座山丘,开始了筹划设计与兴建。1990年仲夏,一处别墅林立的避暑胜地并拥有篮球场、网球场以及游泳池的大山庄基本竣工。山庄以青山葱岭为依托,视野十分广阔,内建有大片乔木林和人工修剪的灌木林、花卉草地,山涧流水,地下喷泉,景色秀美。高仁贵将之命名为“高山庄”,希望高氏家族新旧成员能经常汇聚于此,促进彼此间的家族情谊,加强相互间的团结合作,在缅怀前辈的奋斗史和他们的优秀品德中,继承和效仿他们的优点,薪火相传。

  采访那天,高仁贵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高山庄”是他的一生最得意的扛鼎之作。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亲朋好友、华侨华人甚至于印尼当地人都喜爱上了这个休闲山庄,以至于它逐渐成为华社友人、各校校友、金融界人士、文化体育界甚至宗教界友人相聚联欢的场所,影响甚广。

  家族聚会的圣殿

  1996年新年前夕,高氏家族五兄弟偕眷属连同大姊一家共109人聚集在“高山庄”,举行第一次高氏家族聚会。那天,他们为已故的父母长辈和亲属举行庄重的追悼仪式。

  在缅怀先辈和故人的家族聚会上,大哥高仁福发言:父亲是我们今天获得事业成就的开路人和幸福生活的缔造者。父亲常说,第一代人的艰辛奋斗成果为第二代人所分享,如果他们不继承前辈的苦干精神并教育好下一代,就很难指望第三代会有更好的出头。为此,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严谨的家规,讲孝道,讲孝悌,讲儒家的“三纲五常”,才能“家和万事兴”。父亲的教导是“家训”,应该为高代家族成员所遵从……

  那一年,“高山庄”的家族聚会内容多姿多彩,除了出版了一部《高氏家族史录》赠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外,还兴起了户外运动热潮。

  时隔17年后,当年的幼小儿孙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成了新生代顶梁柱。2012年11月,高家人在“高山庄”聚会时,已有了200名成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高家的孙儿辈也开始走向管理经营以及发展企业的道路。

  高仁贵说,数十年来“高山庄”的每次家族聚会,首要是为新生代灌输“家训”,让他们不忘本,不忘先祖的奋斗经历。同时,也为新生代铺平了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勉励、携手共进的平台,让他们在长辈的指引下,迈向正确的方向,“高山庄”的聚会对每个家族成员都有不凡的感召力。

  不凡的感召力

  “高山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在社会上不凡的感召力并非一蹴而就。

  一直以来,高家就为泗水当地华社提供许多帮助。上世纪60年代初,印尼政府曾颁布《总统十号法令》,不许华人外侨住在县以下的乡镇地区,因而发生华人外侨被逼迁事件,造成了当地社会一片混乱。当时,中国政府不得不派船来接运难侨回国,泗水侨联为此特别忙碌,因为这么庞大的遣侨工作得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那时,玉融公会(福清同乡会)就发动当地福清乡亲协助做好接难侨工作。难侨们从东爪哇各地汇聚到泗水,又由泗水“接侨站”接他们下码头送上接侨船返回中国。当时,高家和码头关系熟稔,熟悉搬运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员工,便主动担当起这方面的任务来。这项繁杂而忙碌的工作直至1962年《印中双重国籍条约》付诸实施,排华浪潮告终才结束。那两年,高仁福、高仁弼兄弟俩尽了作为福清同乡的责任,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1965年10月,印尼各地排华反华气焰更加嚣张,华人经常被欺压、打击与陷害。当时,高家兄弟和军警方面关系好,对于华人的呼救恳求,他们从不推辞,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会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使他们摆脱困境,走出重围。高家兄弟的“辛德勒”精神,至今仍在华界流传。

  高家兄弟的“辛德勒”精神,却使得高仁福因此几乎横遭杀身之祸。此事缘于上个60年代末,泗水金融界发生了私家银行倒闭案,引起一片恐慌。有位华界乡亲、金融界老板被指控侵吞巨款企图潜逃出国,有人雇用军方势力对他进行围剿,并穷追不舍,欲灭之而朝食。这位乡亲在走投无路之中,突然想到了有“辛德勒”之称的高仁福,四面楚歌之中,他向高仁福发出了救命的请求。危难之中,高仁福挺身而出,在他的斡旋和向军方担保下,才得以出狱。但是,令高家兄弟意想不到的是,高仁福的肝胆侠义和见义勇为,遭到了本已是虎视眈眈的极右分子的陷害。一天清晨,高仁福在自家门前被一群身着陆军制服的人绑架,音讯全无。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动了高家,也惊动了平时与高仁贵有深厚交情的当地海军陆战队。他们从高仁福的失踪中,意识到事态的严重,遂派出大批人马追踪高仁福的下落,终于在天黑之前发现了踪迹。随后,当地海陆军双方人马展开谈判,最终以巨额担保金和一笔赔偿费,才得以释放,高仁福躲过了一劫。

  高仁福生前对泗水华社多有贡献,但他从来不肯担任什么职位。他常对自己的兄弟说:我一向钦佩那些只做大事不挂名的人,他们才算大公无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高家兄弟的为人因而为侨界称道。

  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修建美化,如今的“高山庄”不仅有容纳150人的高山别墅,还有网球、篮球、桌球、乒乓球、游泳池、俱乐部、会议厅、大餐厅、套房等设施,并已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华人聚会山庄,每周必有来客,各色各样的客人经常云集于此,或聚会、或休闲、或参观。

  高仁贵告诉记者,现在的“高山庄”成了侨居印尼华人华侨欢聚的山庄,因为有了“高山庄”,谁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福清。“高山庄”对游客来说,或许是风景,但对我们高氏家族来说,则意味着相聚,其主题是传承历史、传承美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