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35年回眸 亲历和见证者的大学梦(图)

时尚萌猪
2012-07-10 10:47:12

  7月9日,2012年我省高招正式开始录取,又一批学子的大学梦于斯启航。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学梦。而说起大学,就要提到高考。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许多当代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改变。

  如今,35年过去了,高考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早已不是一个神秘的字眼,或是充满光环的词语,但是高考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却是有增无减,成为一件牵动无数家庭心灵的大事。

  35年来,高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大学生们如何选择人生追寻梦想

  我们采访了高考35年重要节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与他们一起回眸、分享那段难以忘怀的追梦日子。

  □本期执行 早报记者 张文璟 许奕梅 实习生 张鸿 文/图

1977年全国第一次高考,是许多读书人实现理想的一个方式。(翻拍资料图片)

  1977 上大学不再讲“出身”

  ■关键词:恢复高考、录取率低、就业统分统配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1977年寒冬举行。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两次考试考生达1160万人 。两届“幸运儿”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即施行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部委主管院校,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不过在1977年之前,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注重的是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这种选拔方式,很多时候把出身“不好”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抛弃了。恢复高考后,不再讲究个人出身,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借自己的才能考大学,这种扩大了的选拔方式,较之以前更为公平,也使很多过去被埋没的人才又挖掘出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根据计划和需要统一安排就业,人们多重政工轻农商。1984年“中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那时,人们的理想是“科学家”、“工程师”,待业青年也以“上班”为首选,实在没有出路才去干个体或服务业。

  “那时如果有同学进私企,就觉得跟没有工作一样。”家住市区东街的市民陈女士,是1991年大学毕业的,她说:“但这种观念在随后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希望毕业后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年轻人中也开始有了跳槽。”

兄弟俩的准考证只相差一个号码

  ◆高考故事

  拔出泥腿去赴考

  兄弟同榜录取了

  □讲述人:林少川,50多岁,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

  “人生中注定有许多平平常常的日子,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忘, 然而, 对我来说, 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却永远也不会忘记!1978年10月7日这一天,是恢复高考之后,我上大学的日子……”

  前几天,在泉州学研究所办公室,所长林少川谈及30多年前恢复高考,自己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感受。

  白天要干活 晚上抽空备考

  1977年,被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了。当年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是在对于学生们来说,那年冬季阳光灿烂。 林少川就是当时参加高考的其中一员。

  从听到消息到考试仅20来天,林少川和弟弟林双川,刚从农田里拔出泥腿去赴考,就双双上了分数线,可体检后就杳无音信,不知什么原因而被刷下。但是兄弟俩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暗中使劲,准备再考。两人都是到华侨农场旁边的中学拿的复习资料,并没有很多,而且在备考阶段基本上是白天劳动,晚上抽空复习。

  田间劳作时收到通知书

  1978年7月,属于林少川的机会终于被他盼来了。24岁当了4年知青的林少川和22岁当了3年知青的弟弟林双川再次参加高考。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兄弟俩又回农场下田劳动。

  9月27日上午,他们正在农场甘蔗田里“剥蔗叶”,突然听见邮递员高声喊:“林少川、林双川,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人赶紧从甘蔗田里钻出来,顾不得手被蔗叶划痛,激动的心情无以表达,分别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装着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挂号信——印着“厦门大学”四个红字的黄色牛皮纸信封,上面还有用漂亮的钢笔字写下的“林少川”、“林双川”两个名字。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也因此脸上露出笑容。听到消息,他们连忙到村里的杂货店,买了一串鞭炮燃放起来。林少川描述说,在喜炮声中,他和弟弟恍如“范进中举”,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弟弟偷偷地咬了一下手指,我挠着他的胳肢窝,好不容易才让他笑出声来。”兄弟俩都不敢相信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

  爱好历史的林少川,历史考了98.5分(满分100分),被厦门大学历史系录取。弟弟爱好文学,他的语文接近满分,于是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

  录取率很低 工作有分配

  林少川说,“那时的录取率很低,当年全国约有570万名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人数只有27万左右,最终我们农场这批几百名考生中,也只有我们兄弟俩幸运地考上名牌大学,说‘百里挑一’也不为过。”1982年,兄弟俩毕业。当年分配工作时,弟弟上了北京到新华社工作,林少川则回到泉州,在国立华侨大学就职。

  林少川后来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是我们兄弟人生的一个新开端,也是共和国一代‘新三届学人’人生的另一个开端:通过高考入学对我们来说看似个人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一大步。因此,虽然日历已经翻过了30多年,但那天入学的记忆却深深地嵌在我的脑海里。那个特殊的年代,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和感激。”

  考上大学 就是国家干部

  □讲述人:陈先生,50岁,1979年参加高考

  “我那时已经辍学到厂里工作了,听到恢复高考才又重新回到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全国,陈先生又选择回到泉州一中就读高一,两年后如愿走进高考考场。

  “那时高考的关注度与现在相差无几,只是考场外没有警察维持秩序、没有家长等候。”

  一个班50多人 不到10个考上

  1979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主要以应届高中生为主,全国大学、中专、技校均采用一份高考试卷。除了语文、数学、政治、化学、物理外,外语卷子是满分100分,成绩只计入10分。

  “当时录取率很低,普通班50多人还不到10个考上。”据统计,1979年高考录取率约6.1%。当年总分在300分以上,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256分以上是全国普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陈先生那年考290多分,在班主任建议下,选择了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即现在的泉州师范学院。

  陈先生觉得,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人来说,没有今天的压力和负担,因为当年的本科生大约像今天的研究生,故考不上也并不丟人。社会、家庭、学校也没有今天如此强烈、重负的责任感、前途感和荣誉感。

  “那时读大学就是国家干部,还有补贴。”陈先生说,过去读大学不仅不会给家庭造成负担,反倒是在赚钱。每月会发23元的补贴,扣去8元的伙食费,其余的都可以用来补贴家用。

  “那时读大学什么都不用想,一心读书就好。”

  毕业不愁工作 “一颗红心跟党走”

  恢复高考前几年,国家推崇发展科技,成绩好的学生都倾向选择读理科,读文科的人很少,成绩也较差,但却在录取和工作分配上占了优势。

  与此同时,由于特殊时期刚结束,教师缺口很大,有些地区还会推荐成绩较好的学生保送读师范,两年后再回原籍教书。

  19岁的陈先生被分配到南安一所农村中学,那时自己的工资是50.5元,虽不算很高,但用起来绰绰有余,没几年又升到百元。到1987年,陈先生有机会调回市区中学任教,之后一直从事教师工作。

  陈先生说,过去大学生少,社会地位高,毕业不愁工作,是改变人生命运很好的途径,所以读大学是很多人所憧憬的梦想。“虽然求职无忧,但我们对将来是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会在何地工作,从事什么行业,只能是‘一颗红心跟党走’。”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