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军事对峙图 大陆与台湾三十年对峙与竞争
(一)政治经济建设 1949年两岸分立之后,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和溃退台湾的国民党的处境天差地别。从农村壮大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鼓舞和指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政权。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和拥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转化为建设新中国的激情。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逐渐恢复了国民经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还未结束之时,就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紧接着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国民党退守台湾,在狭小的岛内隔海与中共对抗,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到了“退此一步,别无死所”的境地。而且,国民党当局在台湾的根基并不稳固。1947年“二二八事件”时国民党当局对台湾人民的血腥镇压依然清晰地留在台湾人民的脑海里,使台湾民众心中涌动着一股仇恨的暗流。它就象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全岛上空。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巩固在台湾的统治,争取各种社会资源与共产党对抗,国民党当局调整统治政策,建立一个不同于大陆时期的“二元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由上层(中央)国民党专制独裁体制和下层(地方)公职选举自治体制两个部分构成。上层政治体制由戒严体制、执政党体制和“宪政”体制三部分构成,下层政治体制则由地方自治体制和选举体制两部分构成。这种“二元政治体制”的确立既保证了国民党上层对台湾的绝对统治权威,又给予台湾人民参与地方政治提供一条出路,缓和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仇恨心理,扩大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民意基础,稳定国民党的统治,还能树立一个较民主的形象,争取美国的援助。[iii] 大陆的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9月召开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吹响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快就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并于1958年下半年开始发动了历时3年之久的“大跃进”运动,经济建设遭遇了极大的破坏。***虽然很快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大跃进”的错误,并对经济建设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并没有认识到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以至于“左”倾理论步步升级,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均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战后台湾的经济也面临困境,1952年人均gnp只有196美元。台湾当局稳住阵脚以后,就开始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改革。从1952年开始的第一个四年计划,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继续推动从1949年以来的土地改革,以此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开端。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根据台湾的实际,台湾当局制定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把工业发展的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民生工业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轻失业压力,提高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到50年代末,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转型期,在工业发达国家里,出现了许多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工资成本增高而缺乏竞争力。发达国家纷纷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台湾当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调整的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努力把自己纳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通过对外贸易来促进经济的腾飞。台湾当局采取了鼓励出口、大力吸收侨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立出口加工区等方式。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台湾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台湾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64年到1973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率为10.37%,工业年增率更高达19.67%。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业为主。随着出口额的增长,国际收支也得到改善,1971年,外贸出口首次由逆差转变为顺差。[iv]20年的经济建设,台湾取得了极大成功。 到60年代,台湾和大陆已经形成了迥异的社会面貌。在台湾,孔孟之道、西方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同时在社会上流行,在信仰选择上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自由。大陆上则以强大的国家控制力几乎将整个社会铸成同一股力量,相反,台湾则允许很大程度上的个人自由,但是台湾的政治高压也是无处不在的,对那些批评当局和挑战其统治“合法性”的行为进行坚决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