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陈大发只藏不卖 三百奇石只为寻找缘分
台海网7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实习生 李晓婷 文/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家住龙岩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的农民陈大发,就有这样一块奇石,它像极了漳平奇和洞出土的“晚期智人头骨”,陈大发给它命名为“奇和先祖”。 陈大发收藏石头时间并不长,但很快从好奇到热爱,现在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成了漳平远近闻名的“石痴”。 陈大发说,收藏一块石头需要缘分。他收藏石头不为了卖钱,纯粹是自己欣赏;他办“奇石人家”,为的是以石会友,陶冶自己的情操。 发现“先祖” 一路捧着小跑回家 龙岩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层层大山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这里虽然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但并不便利的交通,还是让这里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2008年底,考古学家在村里发现了奇和洞遗址,并出土了极具考古价值的“晚期智人头骨”。这个发现,对了解新、旧石器转换时期南北地区人类体质特征和现代人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今年4月,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就在考古专家们发现 “晚期智人头骨”后不久,村里的奇石爱好者陈大发也有了自己的“重大发现”:一块像极了古人类头骨的石头。 陈大发是在九龙江边“寻宝”时,发现这块石头的。“当时就感觉它像极了人的头颅,等我小心翼翼地从泥土中将它挖出后,我的心都要从胸口中跳出来了。”高凸的“前额”,清晰的“鼻线”,还有整齐的“牙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陈大发激动得一路小跑,捧着石头回家。 小心翼翼地用水将石头冲洗干净后,一个活脱脱的“头骨”展现在他面前,而石头足够的硬度和光滑度也让陈大发如获至宝。找来几个收藏石头的朋友一起鉴赏,大家都说陈大发捡到了 “宝贝”,这块石头是正宗的“九龙璧”,价值不菲。 既然这块石头和奇和洞遗址内出土的古人类头骨非常相像,陈大发几经斟酌,给石头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奇和先祖”。 只收藏不卖 惹来烦心事 陈大发家里有了“宝贝”,是喜事,但也充满了烦心事。 初到漳平的人们,都会被路边一家家的奇石馆吸引。导报记者了解到,漳平市现在有100多家奇石馆,2000多名奇石协会会员,收藏的奇石达6万多件。漳平市的奇石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漳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九龙江流域的奇石也让很多漳平人一夜致富。 “九龙璧”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质地细腻坚硬,纹理清晰、形态各异,极具收藏价值,一直受到海内外藏石家的青睐。而陈大发家中有“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慕名前来求购的人不计其数。对于前来求购的人,陈大发都是一一回绝。陈大发告诉导报记者,不仅是“奇和先祖”不卖,他收藏的其它石头也一块都不会卖。 “拣一块石头很难,这是要有缘分的,但是卖一块石头很容易,我收藏石头不是为了卖钱,是想自己欣赏,以石会友。”他说,石头不是看它值多少钱,而是看它所包含的文化和内涵,“我自己喜欢,每次回家看到这些石头就会很开心,兴趣最重要。” 前来买石头的人多了,陈大发有些应接不暇,而且有人甚至口出恶语说他虚伪,这让陈大发很是苦恼。平静的生活被打扰,加上奇石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被铜臭气玷污,陈大发一气之下,就把“奇和先祖”藏了起来,再不示人。 毛坯房当展览馆 “奇和先祖”被藏起后,来打扰他的人少了,陈大发又能安心地过自己的平静日子。 直到今年2月,漳平市奇石协会会长等专家到奇和村寻宝时,陈大发才把藏起的“奇和先祖”拿出来给大家鉴赏。 在专家们的启发下,陈大发办起了奇石收藏馆——— 奇石人家,陈大发的三百多块奇石,就存放在这里。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陋的展览馆了。奇石人家既是陈大发一家人的住所,也是存放奇石的地方,房间的墙壁竟然还是毛坯。但走进奇石人家,你真的会被一个普通农民的执着震撼。客厅里,卧房的书桌上、床头柜上、电视机上,厨房里,电冰箱上、阳台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石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陈大发的奇石人家就在奇和洞遗址路边,来看奇和洞的游客都会顺路到收藏馆看看石头,而每次陈大发夫妇都是热情款待,忙得不亦乐乎。 妻子也爱上石头 玩收藏,是要有经济做后盾的,但是陈大发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就几亩田,以及一点蘑菇,偶尔去给人打打散工。所以陈大发家中的石头,都是靠他拣回来的,没有一块是花钱买的。 “从水里冲上来的石头形状要好,要有足够的硬度,水冲也要够,这样石头才会光滑”,介绍起手中的奇石,原本不善言辞的陈大发“滔滔不绝”起来。他告诉导报记者,因为拣石头的人很多,有时候在江边走了一个月却只能拣到一两块比较漂亮的石头,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奇石的热爱。 “石头捡回来以后要洗干净,然后再打蜡,如果遇上好的石头还要给它买个好的底座。”陈大发告诉导报记者,打蜡的花费不高,因为一瓶蜡才8块钱,但是一个普通的底座却要五六十块钱,好一点的底座要几百到上千元,如此大的花销,引起了妻子的强烈反对。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耐心地给妻子讲解收藏石头的好处,久而久之,妻子被他说服,也爱上了一屋子的石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