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日本战败后赔偿中国军舰 万人空巷来观看

驰橙乐园
2014-09-09 15:00:21

之后3个月,另外3批日本军舰相继前来中国投降,其中第二批驶入上海,第三批和第四批驶入青岛。10月3日,签字移交,次日举行接收典礼。至此,34艘日偿军舰全部接收完毕。按照接收顺序,国民党海军将其临时编号为“接1”至“接34”。

日偿军舰归宿不同

日偿军舰来华后,其归宿大不相同,可分为4种类型:

第一类,在国民党海军中服役。这类舰艇共有17艘,其中,“接1”最为著名,它原名“雪风”,在日本海军中名气很大,曾参加中途岛等海战。该舰在上海移交,命名“丹阳”号。“丹阳”号损坏过于严重,一直未曾武装服役,到台湾后因海军急需一线战舰,于1952年10月勉强装修完毕,并随即出访菲律宾。1956年“丹阳”舰秘密奉派开赴浙江海域,向鲠门岛解放军营房猛烈炮击,消耗完库存弹药后逃回台湾。此后,“丹阳”舰参与了劫夺波兰及苏联油轮等事件,1971年被拆解。

第二类,未真正服役。这类舰共有9艘,其中,驱逐舰“接17”值得一提,该舰是日本战时所造的最大型驱逐舰,原名“宵月”,后命名为“汾阳”。该舰接收后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长期不能行动,始终列为保管舰编制。1949年2月自青岛拖往台湾基隆,暂作训练舰使用。1949年5月“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国民党计划将“汾阳”号拖至日本进行整修并武装,后因经费所限放弃。1962年至1963年,该舰遭拆解。

第三类,被人民解放军俘获。这类舰共有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5”(后被命名为“武昌”号)、“接6”(后被命名为“济南”号)、“接12”(后被命名为“长沙”号)和“接14”(后被命名为“西安”号)。这些军舰均在上海被俘,都被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分别参加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斗。

第四类,毅然起义,加入人民海军。这类舰艇共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4”(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惠安”号)、“接15”(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吉安”号)、“接22”(在青岛起义,后命名为“沈阳”号)和木壳扫海特务艇“接32”(在山东长岛起义,后命名为“秋风”号)。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