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生体测标准上岗 泉州教育局解读四大变化
从本学期起,新版学生体测标准正式“上岗”。昨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校每学年都要开展覆盖全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如果测试成绩不合格,后果很严重: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由于新《标准》中增加了多个必测项目,且难度不小,在网上被称为“史上最严”。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泉州各校须在下月30日前完成学生体测并上报数据。 □早报记者 赵鹏云 多项必测指标 从小学“考”到大学 新出台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每学年测一次 50分以下不能毕业 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解读】 新标准有四大变化 昨日泉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科长黄庆坤表示,学生体测新标准从本学期起正式施行。按照统一部署,泉州各学校将在国庆长假后开始大面积采集数据,并在10月30日前完成并上报。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标准主要有四大变化。”黄庆坤说,第一,必测项目增加比较多,具体到各年级都有增加,“比如以前高年级中有长跑,就没有50米短跑,现在同时都有了。初中以上全部增加引体向上,而这个项目之前是选测项目之一”。 第二,新标准最明显的变化,是同一项目成绩在不同年龄所占的权重不一样,“比如坐位体前屈在小学一、二年级占30分,三、四年级占20分,五、六年级以上到大学都占10分。不过有的项目所占权重一直没变,如50米短跑,从小学到大学都是20分”。 第三,体测成绩与评优甚至毕业挂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才能评优和评奖;高中和高校学生毕业时,如果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只能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四,按照新标准,今后的数据上报,都要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还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测试数据开展研究,“数据有望更加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