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城区可扛30年一遇暴雨

绫小路義行
2012-07-24 12:19:12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台海网7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易福进 实习生 王晓萍/文 沈威/图 叶允平/制图)7月21日,一场暴雨袭击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截至22日17时,已导致37人死亡。

  每次暴雨过后,厦门不少地方也会积水。看到首都惨重的灾情,不少厦门市民不禁发问,厦门能承受多少年一遇的暴雨呢

  据介绍,每次暴雨,岛内有近四分之一的雨量,直接涌进筼筜湖,筼筜湖的排洪,直接关系到整个厦门岛。

  厦门市筼筜湖管理中心主任张斌透露,一旦降雨量达到40毫米,筼筜湖的水位就要上涨近一米。

  作为岛内城区最重要的泄洪口,若类似最近北京突降的暴雨来袭,筼筜湖是否可承受如此泄洪压力

  对此,张斌昨日透露,按照当初设计能力,筼筜湖泄洪可承受50年一遇的暴雨,“但这一标准是过去式,筼筜湖排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提前泄洪 筼筜湖最多泄洪1米

  前日,厦门突降一场暴雨。

  在接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筼筜湖管理中心方面提前做好准备,进行部分泄洪,将水位降到-0.6米(假设正常的湖面水位为0米)的位置,以备大雨来袭。在暴雨来袭后,筼筜湖水位平稳过渡。

  张斌介绍,一般特大暴雨来袭时,筼筜湖管理中心就会提前抽水将水位降到-0.8米处,若碰到台风暴雨天气,最高会降到-1米处。

  “现在湖面面积约1.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筼筜湖可承受的水量,约160万立方米。”张斌说,这也相当于可承受岛内短时间达40毫米的降雨量。

  而由于湖滨南、湖滨北部分地下车库等建筑排洪口比较低,一旦筼筜湖水位不断攀高,难免发生部分湖水倒灌,甚至淹到路面。

  针对有市民提出的 “为何不可把湖水进一步抽空”的说法,张斌解释,这也要考虑湖岸两边的压力平衡,一旦人为大量泄洪把水位降得过低,可能会影响周边湖岸安全。

  城市变化 考验“50年标准”

  但这只是一种假设,也就是说,暴雨长时间持续,且筼筜湖在汇水期间,没有进行任何的排洪。

  “其实,筼筜湖在汇水时,若有必要,洪水泵也会同时启动,进行泄洪。”张斌透露,筼筜湖水位一旦持续上涨,位于西堤的筼筜湖排洪泵站的9台排洪水泵可同时打开,每秒钟可排洪40立方米,一个小时可以把筼筜湖的水位降低10公分。

  此外,根据潮期,筼筜湖一天内有两次泄洪的机会,一般每小时可将水位降低约15公分。

  “当然,也不排除雨一直下,海水也不断上涨,泄洪能力受影响。”张斌介绍,目前,整体的泄洪能力可抵50年一遇的暴雨,但目前城市发生很多变化,这一标准其实也有待进一步调整。

  比如,原本的泥土路面有相当的吸水能力,一旦都变成水泥路面了,雨水就难以渗透;很多绿化,表面上是草地,但底下常有类似车库等水泥建筑,雨水同样难以渗透;加上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使得大量的雨水最终只能往湖里排。

  据透露,厦门也正在探讨是否建设新的排洪泵站,专家建议再新建一座每秒钟可排洪45立方米的泵站,以应对持续的特大暴雨。毕竟,一旦水面过高,岛内大片的城区将受影响。

  导报记者 易福进 实习生 王晓萍/文 沈威/图 叶允平/制图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