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师傅 刀锋上的谋生者
本报12月18日讯 (记者:薛雅平) “磨剪子、磨菜刀哟!”肩上扛着一条长板凳,板凳上挂着两块磨刀石,以及一个装着各式工具的篮子,边走边敲板凳上吊着的钢板……伴着敲击声,磨刀师傅游走在城乡各地,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的情景,但这样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可寻。 “小时候,磨刀师傅每次来我们村,大伙儿都会去凑热闹。”家住港头镇的薛太铃说,早年,有位王师傅经常到他村里给村民磨刀,一听到磨刀师傅的吆喝声,他就知道是王师傅来了,马上跑去看。 “以前的刀大多数是铁的,很厚,王师傅只要磨十几分钟,刀口就能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薛太铃说,王师傅拉拢生意很有一套,有人找他磨刀时,他就放下长板凳,就近打来一盆清水,然后坐在长凳上,握住刀背,身体前俯后仰使力磨刀。整个过程,就十分吸引人。 起先,他是在粗磨刀石上干磨,没一会儿,刀口就变得锃亮和锐利起来。接着,他又换了一块细油石,握住刀柄、扶着刀背,慢慢下力,将刀锋磨利,不时还会将刀斜侧过来,眯眼端看,或用拇指在刀刃上轻碰,测试没问题后,在一块布条上擦拭刀上的石头泥浆,这才将菜刀还给客人。由于功夫好,大家都愿意把刀给他磨,一天下来,他至少要磨几十把菜刀和剪子。如今,菜刀、剪子的材质多为不锈钢制成,不仅轻薄,而且刀口锋利,买了鸡鸭鱼肉,也有人提供现场宰杀服务,家里用大刀切骨头机会不多,刀具也不容易钝,加上到处都能买到小型磨刀器,磨刀师傅也就退出“江湖”了。 “大家的生活好了,但我还是会怀念王师傅磨刀时,一群人围观的热闹情景。”薛太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