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男孩捐遗体续:三名受捐患者目前已基本康复
曾经幸福的涛涛一家三口(资料图) 1月20日晚,三明市清流县6岁的黄熠涛因患髓母细胞瘤治疗无效离开人世,父母含泪做出了捐出他的一个肝和两个肾的决定(详见东南快报2015年1月23日a6版)。21日,涛涛捐出的器官从清流带回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并于当天成功移植到了两名肾衰竭患者和一名肝衰竭患者身上。 昨日是手术移植后的第14天。医生告诉接受涛涛捐献肾脏的其中一名患者刘心梅说,移植后她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再过几天就能出院回家了。而与刘心梅一样获得重生的,还有厦门18岁女孩陈蕊(化名)和四川籍7岁男孩陶瑞(化名)。在获得重生之后,他们三人心里却有一个同样的心愿。 昨日,他们三人通过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医生,找到了东南快报记者,想让本报转达他们对涛涛父母的敬意和感谢。 三名受捐患者为重生要感恩涛涛的父母 18岁的陈蕊 “好好活着才能报答他们” “我很敬佩和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不用再做血透,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与刘心梅一样,18岁的陈蕊目前也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肾移植术后监护室做后续的治疗。 因为患病,她看起来像个10岁出头的小孩子。在病房里,陈蕊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她是2012年被查出患了尿毒症,后一直在厦门做血透。去年10月份,陈蕊病情加重,从厦门转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接受治疗,并一直在排队等待合适的肾源。 “21日凌晨,医生突然通知我说,我可以手术了。我当时很激动,很紧张。”陈蕊说,当知道是6岁的涛涛给了她这个机会时,她对涛涛的父母充满着敬佩。 “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我想我只有好好活着,才能报答他们。”陈蕊也托东南快报记者把她自己的这份感谢带给涛涛的父母。 39岁的刘心梅 “除了感谢,我不知怎么报答” “当我知道捐给我器官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我心里很不好受。”昨天上午,躺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肾移植术后监护室的病床上,39岁的刘心梅眼角流下两行泪,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如果不是偷偷听到医生说起了给她捐献器官的孩子的新闻报道,她根本不知道给了自己重生的是一名那么可爱的孩子。 刘心梅告诉东南快报记者,自己是2013年1月份被查出患了尿毒症,一直在柘荣当地医院做血透。半年前,连续4次被通知有肾源但最后都不匹配。直到今年1月20日,刘心梅再次接到通知,有了匹配的肾源。21日,经过3个小时,涛涛的一个肾脏移植到了刘心梅体内。 “我知道说一句谢谢,很是苍白无力,但是除了感谢,我不知怎么报答。”昨日,与东南快报记者面对面时,刘心梅带着感动的泪水说,她自己也是一名3岁女儿的母亲,能体会到涛涛父母的不舍。如今她有幸获得重生,她要好好地保护体内这颗肾,让涛涛的父母更欣慰。 “假如有那么一天有需要我的器官,我也会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来报答他们,报答社会。”在采访最后,刘心梅想让记者带给涛涛的父母一句“谢谢”。 7岁受捐男孩的父亲 “我真的想当面感谢他们” “我想问,我要怎么找到他们来感谢他们。”昨日,身在泉州的陶玉强(化名)在电话里和东南快报记者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然而,在得知他和涛涛的父母是不能相见的规定后,他很焦急和失望:“是他们让我重新拥有了儿子,我真的想当面感谢他们。” 陶玉强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他曾经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他的小儿子陶瑞,一个是他的大儿子。然而先前大儿子不幸患病离开了他们,这让他和妻子伤心欲绝。去年11月26日,陶瑞突然大吐血,陶玉强和妻子带着陶瑞赶往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治疗,被诊断为先天性肝硬化,除了肝移植没有其他治愈的办法。眼看着7岁的儿子走在生命的边缘,陶玉强痛不欲生。所幸的是,半个月后,陶玉强接到医生的通知,有合适的肝源,可以给儿子做肝移植手术,并于今年1月21日凌晨顺利完成了手术。 “我是不幸的,但是涛涛的父母用他们的不幸,让我的儿子再次获得重生,我却是幸运的。对此,我很难过,也很感激。”陶玉强说,他不能当面感恩涛涛的父母,没能报答他们有些遗憾。在采访最后,他再三嘱托记者,要把他的这份谢意带到。 相关新闻 我省捐赠器官人数有所增加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建省红十字会下属的全省人体器官捐赠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42人捐赠器官,265人捐赠遗体,85人捐赠角膜(捐赠角膜和器官的捐赠者有重合)。 “去年,我省人体器官捐赠进展很快。”该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我省于2010年3月在厦门试点人体器官捐赠,2011年7月扩大到全省。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器官捐赠的推动相对比较困难。但随着媒体宣传,器官捐赠协调员的动员,人体器官捐赠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去年,我省捐赠器官24人,捐赠遗体57例,捐赠角膜29人,进展比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