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2北京电视台养生堂:韩德民讲睡觉打鼾的危害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 本期嘉宾介绍 韩德民 男,现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卫生系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军人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德民教授引进了鼻内镜诊疗技术,整合并提出了鼻内镜外科技术概念,使传统手术进入到功能性手术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带动了神经性耳聋的治疗;创建的韩氏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在国际睡眠疾病治疗学权威专著作为独立章节推广。以上三项技术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近年来共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项;承担科技部“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共9项,省部级研究课题21项。发表医学论文300余篇; sci收录40余篇。主编专著22部、教材3部。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及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荣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奖、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 睡觉打鼾的惊人危害 1、睡觉打呼噜猝死几率高 睡觉打呼噜不是睡得好,很可能是得了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高达50%~70%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 睡觉打呼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常事,而且在不少人眼中更是“睡得好”的证明。但事实上,睡觉时打得震天响的呼噜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却是一个“险兆”,不仅会加重高血压和冠心病,还有夺命的危险。 据介绍,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结构紊乱。它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中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研究显示,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而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高达50%~70%的人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 专家指出,睡眠呼吸暂停又被俗称为“打鼾憋气”,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38000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打鼾憋气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损害,它们可能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也可能加重病人已有的心血管病情,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等。 2、打鼾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高和指出,打鼾之所以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睡觉时出现呼吸暂停,让人感到喘不上气,容易被“憋醒”,结果导致整晚一直处于入睡和“憋醒”的交替过程中,有时多达数百次,这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也跟着兴奋起来,血糖就会随之升高,长期如此,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或使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2、人体的代谢过程必须有氧气参加,而人体本身氧的储备很少,必须不断从空气中获取。频繁的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呼吸气体交换不足,就会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低氧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3、引起人体内分泌调节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和脂肪代谢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肥胖,诱发糖尿病; 4、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也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打鼾”必须早治疗 正是因为打鼾与糖尿病之间的“亲密关系”,经常打鼾的人一定要做常规的糖尿病筛查。此外,打鼾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你是一个睡觉打鼾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去正规医院检查你的呼吸系统是否正常。排除了结构原因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后,接下来就要接受一次睡眠监测,了解你在睡眠中有多少次呼吸暂停,每次暂停多长时间,睡眠时的心率变化等指标,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国际上认同的诊断标准是:每晚7小时睡眠中,超过10秒的呼吸暂停现象反复出现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时超过10秒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次数之和超过5次。 针对睡眠呼吸暂停,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和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来治疗。手术主要针对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舌体肥大、咽部狭窄等,80%的儿童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用于成人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无创气道正压呼吸机通气。在国内外临床上,用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有近20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效果不错,其作用机制是呼吸机通过鼻罩输送一定的持续气流,在上气道产生正压,保持上呼吸道在睡眠中处于持续开放状态,这时人就不会打呼噜,也不会出现呼吸暂停和缺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