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村官不当“干部”(有所思)
“您算‘走读’干部吗 ” “应该算吧。”面对笔者的提问,王殿波有点拿不准,想了想才回答。同行的县委组织部同志补充道:他虽然不住在村里,但没脱岗、没误事。 王殿波所在的黑龙江省宾县鸟河乡万发村,是个大村,有3700多人。45岁的王殿波当村支书已有十几年了。笔者到村里的这天,气温已降至零下,村民院子满满堆放着黄澄澄的玉米。 和其他村民不同,王殿波院子里再无玉米。两年前,他就将7亩地转包出去了。孩子在县城上学,妻子在县城打工,他们一家租房住在县城,离万发村10多分钟车程。 搬到县城居住,村民平时还找得到村支书吗 中午,我们敲开三户人家的院门。开食杂店的杨喜军说:一周能看到三四次;侯中立说:有他手机号,有事就打电话;姜成说:能找着人,2014年春天还找他调解过土地纠纷呢。 “不管在哪儿住,当了村干部,就要履职尽责,让村民随时能找得到你。”王殿波说。 像王殿波这样的村干部,“坐班”不现实,“走读”有苦衷,如何管理村干部 工作不好干,待遇跟不上,怎样建设强有力的村“两委” 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我们各找了一个省,与村干部面对面、“零距离”,感受着他们的酸甜苦辣。 不在编、不脱产,但管理党务村务、服务农民——村干部通常没有国家干部身份,工作的随时性、待遇的补贴性、生活的地缘性,汇成了村干部的独特性和管理的复杂性。 在一位县委组织部长看来,村干部虽然“官”不大,但在村里面子大、责任大、压力大、风险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人格化代表,他们身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服务农民最前沿,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神经末梢”。村干部如果“走读”,会降低“神经末梢”的灵敏度。 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服务农民最怕卡在“最后一公里”。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将治理基层干部“走读”纳入整改内容。县乡干部“走读”备受关注,村干部“走读”同样不可小视。 大学毕业的90后女孩刘彤,是一名村干部。她并非大学生村官,职务全称是:福建省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专职村干部。 “专职村干部”在福安市是新生事物。2014年4月,福安在溪尾镇试点村干部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免试聘用,再根据村民人数,每个村通过考试公开招聘1至3名专职村干部,以本镇本村人员为主。 为何尝试村干部专职化 “以往,群众有事办不了,村干部有事找不到”,溪尾镇党委书记蔡龙玉说:“不能让村里唱空城计!” 蔡龙玉掐指算了一下,过去一个村的村干部最多有22个,包括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计划生育管理员、文化协管员等,人员多,待遇低,每月100多元报酬的职务,不少被当作顺水人情安排了,而这些人员很多时候并不在村里。 溪邳村试点村干部专职化之后,村干部精减至5人,报酬不再“撒胡椒面”,每月的绩效考核“过关”,可以拿到1700元,比原来高了700元。刘彤说:“住在村里,全年无休,天天被事情追着,想‘走读’都没时间。” 专职化只是治理村干部“走读”的一个尝试。24小时轮换值班、弹性工作制度、人性化管理……各地还有很多探索。刚性治标:须织密“制度之笼”,严查问责;柔性治本:须让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不能只在干事时才拿村干部当干部。 村干部“走读”,从现象看是工作形式,从本质看是工作作风。为父老乡亲撑起一片天,离不开村干部“在位在岗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