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奋力抢到的各种品牌代金券过期了吗?
广告营销才是真正目的 据微信测算,在微信平台发红包企业的曝光率很可观,最少的企业也曝光了约5亿次,最多的企业预估23亿次。有消费者戏言,大部分的红包礼券早在消费者抽中或摇出的那一刻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据悉,在传统商家中,饮料、快消品及连锁餐饮等对摇代金券态度积极,他们认为即便是“广撒网”,用户消费后数据是可视的,可以对新转化的用户进行后期维护。相对的,大型厂商及金融机构等品牌商更倾向于发“简单粗暴”的现金红包以露出品牌。在微信上发现金红包的商家包括泰康、陆金所、招商银行、华为、平安保险、雪佛兰、海尔、伊利等。 此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陈莉认为:红包花样虽多,但是实惠却少,抽中现金红包的用户偏少,而且对于代金券这类服务性消费红包,用途并不是很大,中看不中用。企业商户得到较高曝光率,这不仅仅只是娱乐,而是移动支付、广告营销的一大战场。 隐私安全防不胜防 一方面,“红包代金券大战”让用户抢得不亦乐乎;但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红包代金券时也面临一些隐形问题。由于“抢红包”需要输入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也面临着泄露的风险。 不少网友反映,有些未开封的“红包”其实是病毒。江苏的周女士收到朋友发来的一个抢红包的链接,按照要求填完资料并扫描页面下的二维码后,不到5分钟,周女士的银行卡被划掉了1万块钱。 对此,微信、支付宝等提醒用户,打开红包代金券前需识别是否来自商家官方,代金券来源是否可信,并谨慎关联账户信息。不要安装和点击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更不要随便在软件上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记者 郑俊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