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罗马》是关于家庭与女性的抒情史诗

全文如题
2019-05-28 16:35:54

起初觉得《罗马》的创作动机,是阿方索·卡隆的私事——关于那人、那物、那时代的记忆。优秀的作品,是需要细细品的,只有沉下心来,才觉得《罗马》绝不止于乡愁那般单纯。

它绝非简单的作者电影,也不只是带着情绪的夹带私货,而是用看似单纯、复古的呈现方式,将观众引入到阿方索的内心世界。

善于用细腻、冷峻的表现手法轻扣观众心扉、升华思想内涵的卡隆,再次示范了电影《地心引力》中,将艺术性与科技感相统一的创作思路。

在始终温婉优雅、细腻纯真的《罗马》,用真挚的感情娓娓道来的只言片语中,你可以感受到散文般的潇洒灵动、纪实文学的克制真实,看完全片回头望去,这便是一首关于阶级与革命、家庭与女性的抒情史诗。

众生皆苦,有人麻木如蝼蚁、草芥,有人悲愤如洪荒、怪兽,最终,不过是历史大潮中,一粒不会被记住的沙子。卡隆却将“沙子们”轻轻地拾起,带着艺术家的洒脱与思想家的尖锐,还原、放大、雕琢,带着温度的呈现给观众。

简单的讲,《罗马》,讲述了两个女人直面欺骗与暴力的故事;复杂的讲,《罗马》展示了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无可奈何又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

本片的女主角——印第安裔女佣克里奥,代表了最广大的普通民众的态度。片子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事无巨细的记录她的工作、生活,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很无聊,但这便是底层社会劳动者生活的全部。

几乎自始至终,女主都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平淡表情,与其说这是她性格好、心态平和,不如说是表现出了她对整个社会的麻木与无奈。

虽然她曾经对爱情充满期待,却因怀孕被男友毫不犹豫的抛弃,虽然她视如己出的照料着雇主一家人,却被女主人有意无意的伤害。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面对接二连三的施压、欺骗和暴力,也只有努力的告别过往,麻木和沉默的活下去。

克里奥并没有一味的委曲求全,她曾经抗争过,但失败了。全片只有两件事,打破了女主始终如一的平淡:因怀孕跑路的男友用枪指着她,仿佛试图去保护她人生最后的希望,结果是让她永远失去了孩子;因冒险从海浪中救回了雇主家的孩子,仿佛试图找回自己的孩子,结果是让她精神几近崩溃。

本片的另一位主人公,白人裔女主人索菲亚,代表了中产阶级和社会精英的态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索菲亚,放弃了工作、回归了家庭,本以为相夫教子的平淡甜蜜,就是她人生的全部。

相对于克里奥,索菲亚的故事轨迹相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面对丈夫背叛、家庭分裂的表现,索菲亚的反应介乎于一个母亲的理智与一个妻子的冲动之间。

面对丈夫无情的抛弃家庭,她从起初是极力挽留,到后来的自暴自弃,再到为了孩子强作镇定,遭遇意外最终学会放手,一系列遭遇和心里过程,让她重获身心的平衡。

除了极尽细腻、富有感情的人物描写,极富风格化的平移镜头和现场调度,卡隆还在《罗马》中,还对阶级对立、社会变革进行了写实的表现。

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故,以及种族和等级的对立与融合,展现的是人性与阶级,这是本片的主线。但作为副线的暴力事件,则潜移默化的揭示了外来势力主导下的所谓民主与自由,简直连遮羞布都懒得盖。

所有人的漠不关心和置身事外,注定了这场脆弱的革命,只有“胎死腹”中这一种结局。

《罗马》可以被理解为“个人的历史”,但放在更广义的角度去看,它包裹了太多的内容,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史诗。

如果说,卡隆的上一部作品《星际穿越》,是艺术性和科技感的完美结合,这部《罗马》则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登录 评论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