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礼》简评:民族的气血与担当
也许是过于喧嚣的都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一丝清凉的慰藉,也许是太多激情泛滥的“快餐式爱情”使得人们在银幕前日趋麻木,也许是平日学习和工作的竞争压力使人们变成“现实主义者”,当我们再一次坐到电影院时,也在应接不暇中忘记了感动。然而一部《国礼》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却让我有流泪的冲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心酸,焦虑和感叹。 主旋律电影,通常被解读为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题。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主旋律电影由于诸多原因,在观众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但是从2017年开始,许多主旋律电影的成功让我们对这类型电影有了新的认知。中国电影在历史人物塑造上也经历了从“脸谱化”到“个性化”,再到“市场化”的过程,主旋律电影也开始紧跟时代潮流,更加贴近年轻观众。 以2017年八一建军节前后上映的电影《建军大业》为例,它以恢弘气势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过程。影片中的流量明星的确很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印象更加深刻。“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现在的军事强国,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贤用自己的血肉一步一步披荆斩棘杀出来的。 而2018年《红海行动》凭借自身的优质水准,硬生生在春节档杀出一条血路,豆瓣上接近50万人给出了超高评价。《红海行动》的超高评价源于它的真实,这部片子本身带有英雄主义色彩,却没有一般英雄主义色彩片子所必备的“主角光环”。它将战争场景真实的展露在大众视野下,以一种直接果断的方式将战争的真实面目呈现给大众。它以最大程度的真实性打动人的内心,阐述了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和平,只是有一些人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战争。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是个大年。《国礼》这部电影也以其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悲壮的美质闯入人们的视野。主旨宏大,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以湘绣为媒介,以国礼为由头,让新兴的政权与传统文化首次联姻。影片主题深刻、结构巧妙、艺术严谨、意义深远,是一部弘扬革命战斗精神,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生动教材,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光和影,印证着新中国开步的艰难。 电影《国礼》讲述的是1949年初夏,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挟三大战役余威,以破竹之势迅速南下,国民党败局已定。毛泽东决定访问苏联,并用湖南湘绣绣制出一幅斯大林大元帅像,以此作为国礼。剧中主人公周乐安以“湘绣针谱”为密电码,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査,在绣制国礼的过程中成功地传递了对湖南和平起义有着重要作用的电文,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乐安的原型就是周竹安,电影所取材的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的湘绣产地湖南还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礼办起来颇费周折。最终,位于长沙铜官的绣庄接受了这项任务——刺绣《斯大林》画像。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当时,湖南地下党没有电台,无法及时向***汇报相关重要情况,也不能及时得到***的指示,并且没有斯大林照片,怎么绣?于是,秘密电台和斯大林照片同时秘密入湘。 情报站帮绣庄带来了斯大林照片,绣庄也以业务掩护了情报站。后来,《斯大林》画像绣成,长沙也和平解放。绣像完成后,派人专程送往北京。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带着湘绣《斯大林》画像等礼品踏上了访苏的旅程。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湘绣,就这样充当了新中国外交“使者”。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胜在整体叙事,而更在于影片主题的深度挖掘。这部影片是红色文化和谍战文化的结合,同时很好地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融合进去了。它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与湖南和平解放巧妙融合,大题材,小切口。既再现了以湘绣为代表的湖湘文化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又将湖南解放前夕国民党不甘心失败命运而疯狂反扑的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小成本制作,却给了观众带来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美妙享受。电影自始至终扣人心弦,全场无尿点。 镜头语言的变化运用对于影片基调、细节、质感的把握,刻画人物细腻的情感十分重要。而《国礼》中的人物形象就很突出。比如剧中的田如玉,虽是普通的湘绣女,但国难当头,她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一切代价,与国民党周旋,展现了湖湘儿女的爱国情怀。又如郑家钧的管家老贺,当年在国民党的严刑中出卖了夏明翰,后几经内心的挣扎,大我战胜了小我,从而牺牲立功。这个小人物的戏份虽少,但处理得很好。影片通过注重史实的叙述方法,多维度呈现出了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 这部影片在空间、时间以及电影细节等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故事具有传奇性,还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灯光、服装、道具等方面皆可圈可点。谍战、悬疑、情爱,一些现代元素与表现手法被融入片中,增添了影片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不仅填补了湘绣题材影片的空白,让观众认识湘绣,记住湘绣。也能让人感受到湖湘儿女血脉里流淌的果敢与担当,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走进《国礼》,汲取更多精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