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表达、反套路,《演员的品格》用纪实打破综艺形式桎梏

小丑兰兰
2019-10-26 14:33:17

表演类节目一夜之间爆红,“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这句宣言、让一众戏好却不红的实力派热情燃烧,看“会演的吊打不会演的”这种快感、也让吃瓜群众的热情居高不下,于是“竞演”这个词理所当然炙手可热。

不同于各种跟风蹭热度之作,《演员的品格》另辟蹊径,瞄准了“新人演员”这块一手新领域,喜提领域真.首档。

舒心酱原本是来看小哥哥小姐姐们的美色(划掉),却意外发现节目模式很创新、赛制很残酷,由内而外大写加粗强调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大概是“残酷”版新演员集中营,或者也可以叫“演员行业求生指南”,在残酷规则和纪实表达中,跳出了综艺节目的常规固有模式,呈现了完整的演艺圈生态。

来,我们从头说起。

首先,节目映射了真实的行业生态。

和“幸存者偏差”类似,大多数时候贵圈的话语权都掌握在金字塔尖er手中,很容易只呈现出烫金的面相、淹没掉艰难的幕后来路。

而《演员的品格》则很侧重幕后的、成长的艰难,很多规则都暗合贵圈残酷现状,指向了演员行业性质的被动处境。

第一集里小哥哥小姐姐们一集合完毕,选角色时就感受到了“等待”与“被动”的残酷。

排名优先的人可以先选择角色,靠后的只能苦等,祈祷自己中意的角色不要被别人提前选中。

台下何炅、周冬雨、井柏然一边感慨残酷一边“然并卵”:贵圈实情就是如此、演员这个行业非常被动。

井柏然甚至有几分“羡慕”:我在那个年纪的时候,根本没得选。

周冬雨也同样有苦泪史:看上过一些剧本,(最后)被拒绝了。

PoseBattle这一集里,赛制的残酷又升级了!

BCD班同学依次挑选演出服装,最后A班同学可以空降来“抢”走任何一套衣服。

A班同学开心炸锅,被“抢”的小姑娘当场扎心。

但,贵圈“真相”就是如此残酷啊,咖位更高的艺人就是能“后发先至”抢到资源,各种“截胡”了解一下?

而在影视化拍摄的环节中,A班同学更是直接当起了面试官、可以面试其他同学。

这就是更残酷的“贵圈现状”启示录了。

《我的父亲母亲》若干年后,名满天下的谋女郎坐镇台下当评委老师,而同部戏里的谋男郎是台上的选手,甚至都没能进入下一局。

中戏北电上戏历届同班毕业生,最后很多都“同班不同命”,分别站在有选择权和“被挑选”的两端。

当现实不符合预期之时,如何自处就成了难题。

年轻演员们大多涉世较浅,甚至一直处在类似温室的“真空状态”里,经历的通常是更注重相对公平原则的、相对理想化的处境;而一旦进入行业,小哥哥小姐姐们则要迅速面对残酷冷血的另一种规则。

这二者之间落差巨大,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不适和失落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演员的品格》就是“理想高光”和“残酷现实”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为年轻演员们提供学习路径又一路保驾护航。

残酷的现状就摆在眼前,节目组的真正用心,在于向所有观众真实呈现了演员们面临挑战时的努力。

全天候记录,真实还原了演员们台前幕后的全流程。

这既是动态的演员成长史,也为观众解锁了不熟悉的未知领域,是陪伴式的观看体验,也提供了新鲜的好奇感。

大多数时候我们能看到的戏剧模式,都只有过程尽头的成品,进度条的前百分之九十九准备阶段雏形是无法进入观众视野的,而《演员的品格》恰恰解锁了从零开始的所有阶段,展示幕后从无到有的状态。

比如芭蕾小考之前,小可爱们在幕后的头脑风暴过程也被“台前化”,你可以看见他们从一段音乐出发构思创意、再一点一点填充内容打磨细节的完整过程。

观众被代入演员的角度、以不同于“普通观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斯文的眼镜boy要怎么演出“野兽”的感觉呢?脚步的“重量感”。

同组小仙女一秒解锁“野兽模式”,为同伴示范大猩猩式走路。

隔壁小可爱们想来一出“包租婆”的故事,排练过程也很曲折。

确认过不能使用任何道具的规则之后,一群人的信心都被动摇。

但最后她们还是决定演这个故事,暗戳戳“毁容”、放飞自我扮丑、强化表现力。

籍由这种“台前幕后”并重的节奏,节目也完成了舞台戏剧性呈现和历程客观性纪实之间的均衡。

节目里呈现了很多戏剧片段,演员们舞台表演的内容是很戏剧性的,但全过程的记录模式又是客观的,两种不同风格很均衡。

戏里、戏外无缝切换。

上一秒舒心酱刚被姜一朵“你好,疯子”的戏里状态吓到,下一秒就又被她那番“觉得自己太自不量力”的戏外剖白触动;戏里的“疯”和戏外的“痴”正好互相印证:全情投入才可能造就打动人的表演。

上一秒刚惊讶黄米依戏里侧脸好像周迅,下一秒就被这个帅气姑娘戏外的“爷们”画风震惊,也更明白她这么man的人抛出一个妖娆勾魂的眼神多么不易。

上一秒还在心疼董钒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下一秒就被她甩出的“睡觉都有人拍”逗笑。

正是这种“随时随地有人拍”的全纪录模式,所捕捉到的生活颗粒感,和表演的高光片段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演员的品格》“戏剧性”和“真实性”的交错复调。

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没有将任何一个人符号化、标签化,而是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纪实呈现每个人的与众不同,甚至毫不避讳展示性格的“刺儿头”棱角。

第一层棱角,是愤怒。

王洛勇的空降现场,陈翔宇和陈泽轩两位“刺儿头”忙着开启耿直“事儿精”模式,一个不满:我为什么要接受你“安排施舍”的角色,另一个生气:“你尊重我的决定了吗?”

从一开始陈泽轩就自带“我有问题”BGM,质疑何炅、周冬雨、井柏然的分班决定:我觉得李则慧演得比A班另一个女生更好,为什么只拿到了C?

女生里也同样有“搞事情”种子选手,姜卓君被曾淇和苏泽林小组“拒绝”之后,一路带着风带着火走出面试教室,劈手就将剧本扔到一边,连背影都写着“宝宝很生气”!

事后采访她也直言不讳复盘了当时的心态:火从小腹蹭起,当时脑袋就炸了。

这种愤怒,来自于对朋友感情的误解,对结果“期限”的误解,对规则的误解,甚至是对世界对自己的误解。

而“品格”的源动力,不正是修正误解、以更温和全面的态度去收获更好的理解方式吗?

要获得理解的第二层棱角,则是小哥哥小姐姐们的“出格”。

这种“出格”体现在表演上,比如曾淇“过于激动”,意外踢掉了张开泰的麦。

不过这么多期下来,她的“外放”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已经隐隐有了能收放自如的节奏。

而“出格”如果体现在性格上,就更“刺儿头”。

比如陈翔宇宁愿背上处分、被扣分,也要违反规则外出、给全体小可爱买烟花,直言被扣分我也不后悔。

在年轻耿直的单面相、单逻辑理解中,规则很可能与个性相冲突、意愿很可能与机会不对等,所谓成长与和解,需要学会考虑更多面相、更多因素、更多因果。

在这个过程里,还有第三层棱角:脆弱。

董钒面试角色没成功,瞬间将问题上升到“我不配当演员”的严重程度,崩溃大哭。

开心果崔莉雅劝慰不成、加入哭泣行列。

第一次甄别结果的宣布现场,更是大型眼泪聚集地。

这样的情绪或者“刺儿头”事端,会被一些网友解读为“负面”,但节目组真实记录下了所有或好或坏的性格元素,保留了这么多真实的性格棱角,才更能激发出表演中真挚的情绪力量。

就像周冬雨说的:记住你现在这种难过情绪,用到戏里,特别管用。

在这种“直面残酷问题、温暖解决问题”的旨规里,《演员的品格》也像是演员们的和解小课堂、个人成长史。

“刺儿头”陈泽轩提出对表演的质疑之后,得到了何炅关于细节的解答:姜一朵用脚的力量推桌子;这样的表演细节对于陈泽轩来说,无疑也是一次现场教学。

“喜剧咖”崔莉雅在PoseBattle之前串线成悲剧模式,心态几乎全线崩溃,各种拨浪鼓式摇头痛哭我不行我不行,但在曾淇的抽打(划掉)帮助之下,她行!

陈翔宇更是喜提何炅来信,在“扣分代价”之下学着理顺愿望与规则的关系。

你看,节目里可以看见他们的成长与自我和解,有笑有泪有温度又品格。

各路小哥哥小姐姐们虽然是“竞争关系”,但随时随地愿意为“对方做嫁衣”。

每一次表演的后台,都有很多齁甜的幕后故事。

比如丁禹兮陪佐藤丽深夜排练,佐藤丽帮丁禹兮缝道具;

比如曹雪在芭蕾小考前,一直“流窜”担任各组小智囊团。

董钒在哭崩溃的状态下,依旧下意识随手捡起了掉落在地上的剧本,这个小细节,就是对品格的贯彻。

张舒沦在排名非常靠前的情况下,没有选择“稳”而勇敢求新,选了和自己素来形象差异较大的偶像剧角色、力求突破,这种对表演的求索心态,也同样是品格的彰显。

第一次表演完之后小可爱将道具归位,井柏然有意识去引导:这就是品格。

品格是一种很“虚”的存在,但在节目里落在了许多肉眼可见的小细节中,很“实”。

舒心结语

《演员的品格》用纪实方式呈现出演员的真实状态,不聚焦话题热度和炒作,而是认真培养新人演员,认真呈现年轻演员的艰难与努力。

解锁了Posebattle等新玩法,“分班培养新演员”模式更是从内容实质上完成了“国内首档”打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新尝试、新探索、新突破。

你看,诚恳面对表演、面对演员、面对业态的节目,才堪称“综艺的品格”。

在唯数据论、唯流量论、唯热点论的时代,这种不一样的“品格”态度,或许才更重要。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