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傲雪如梅
2015-06-02 16:13:52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当代的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应该承认,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大都具有积极的政治态度,拥护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进取,求实向上,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大学生受社会认识能力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上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点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由于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又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时,表现出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的倾向,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把挣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因此,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和地位等等。这现象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价值观时发生错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多数赞成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影响。一些大学生选择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联系。因此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了严重的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取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素质极为低下。而且在价值评价标准上也具有双重性,他们欣赏高尚,但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但不想成为英雄;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观念上认同,但却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道德标准失衡。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这都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享受,一些大学生不安心学习,不刻苦努力,轻视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总之,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价值观方面的偏差,是由于校园内外的反差造成的。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人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也在蔓延,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反差现象,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二、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多样性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有社会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体特质的差异;既有社会主导价值观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有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带来的影响。综合分析,我们要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现实,同时也要反思当前价值观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把科技、金融、信息、产品等推向了市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他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市场经济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价交换原则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成才欲,也充分证明了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以及外来的不健康文化,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这必然使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切向钱看”和“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产生了见利忘义,只讲实惠不讲理想的利己主义价值追求,导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的价值观日趋淡薄。

  (二)各种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发生动摇。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是他们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将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再加上网络带来各种思想跨国界的交流,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点、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自由碰撞,使部分的大学生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这些都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第一,功利意识是大学生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的根源。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要求价值观念的更新,一部分学生单纯地为实现个人价值去行动、去活动,使他人和社会为手段和条件,为了求得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为了捞到名利,而是用非法手段。有些大学生为了追名逐利抱怨家庭背景不好,而堕落、沉沦、悲观失望。第二,名利意识是大学生中拜金主义的根源。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金钱被人们当作最直接、最确实的价值尺度造成的,特别是社会上大肆宣扬“大户” 、“大腕” 、“大款”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趋向发生了变化,他们相互间比谁能挣钱,谁挣钱多,从而进一步发展到大学生中的拜金主义。)

  (三)原有教育机制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性、时效性、层次性;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形式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这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当代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学校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进入高校是他们人生的重要竞争。当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等学府后,部分学生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不再刻苦学习,尽情享受大学生活而不追求上进,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被家长娇生惯养,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所以他们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学习松弛、自私自利、不肯付出、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等。另外,也不乏家长对他们高投入、高期望,使得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这难免使他们眼界狭窄,忽视社会责任感,忽视思想道德修养。

  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道德的全方位建设,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是加强“八荣八耻”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道德风尚;创造一种学先进、驳后进的氛围,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是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其三,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要敢于鞭挞;要以集体主义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集体利益与个人回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第四,要坚持理想信念导向,倡导健康的价值,反对和消除“异化价值”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力量。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

  在价值观教育引导过程中,既要强调外部教育又要注重自我教育。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适应社会、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为大学生对社会现象十分敏感,但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很容易出现偏差。学生只有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实践,才能正确认识国情、民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实践中自觉学习和思考,自我约束和调节,把正面教育得来的正确思想、先进理论和高尚的道德内化,构筑起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转变思想,使他们在矛盾中去探索,寻求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当代人文精神,也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勤奋、求实、自强、创新的良好风气;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树立良好的校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这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内在要求。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大学生、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者手,如: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举办专题性心理讲座等等。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使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

  以上是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相信可以帮到您哦!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