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雨后新颜
2015-07-09 22:04:39

苏联解体后,继承者俄罗斯元气大伤,不但以前的东欧卫星国纷纷投入西方怀抱,甚至就是原先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反水。从最早的波罗的海三国,到后来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再到现在打的热火朝天的乌克兰,这些曾经的手足同胞,如今都跟俄罗斯反目成仇。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一个小弟都没剩下。至少,还有两个铁杆大兄弟——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作为实力仅次于乌克兰的两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白哈一直对俄罗斯亦步亦趋,是普京打造欧亚联盟的最大助力。

白俄罗斯自不必说,它与俄罗斯系出同源,国家规模有限,又与俄罗斯东欧本部核心区山水相依,这种国家,除非俄罗斯衰落到极致,不然很难被其他势力撬动。

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但哈萨克斯坦不一样。哈萨克是伊斯兰国家,哈萨克族亦与俄罗斯族也没什么亲缘;而且哈国位于中亚,与俄罗斯东欧核心区相隔甚远;以综合国力论,哈国虽然现实国力有限,但幅员辽阔,领土面积有272万平方公里之多,是当之无愧的中亚区域大国。这样的国家,也愿意俯身于已半死不活的俄罗斯,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当然,哈国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缘格局的限制。由于身处欧亚大陆腹心地区,除了俄罗斯,再无其他强大势力可以接近,哈国摄于俄罗斯之势,不得不听命也是情理之中。

但仅就于此,尚不足以解释哈国的亲俄之举,毕竟近二十年来,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一直在下滑,地缘影响力也逐步萎缩,与此同时,中美在中亚的影响力却在日复一日的增长。

虽然总体上,中美对中亚的影响力仍远不能跟俄罗斯相提并论,但此消彼长之下,哈国应该会获得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施展纵横之术,让中美俄在哈国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如此可以大幅提高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只要做的不太过火,深陷困境的俄罗斯是不能拿哈国怎么着的。

但实际上,哈萨克斯坦并没这么做。面对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经营中亚的图谋(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地缘政治目的,云石君会在接下来的阿富汗系列中详细解读),哈国十分坚定的站在俄罗斯一边。甚至中国,虽然中哈合作稳步推进,但哈国也并没有因此改变对俄罗斯的紧随态度。

哈萨克斯坦怎么就如此“爱戴”俄罗斯?难道真是因为几百年的统治,将他们彻底同化?

当然不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哈萨克在国际政治舞台紧随俄罗斯的同时,在国内却非常努力的培育哈萨克民族意识,并不断压缩在哈俄罗斯族的生存空间。二十多年过去,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族裔的人口占比,已由苏联解体前的接近一半,下降至不足三成。

在内尽力压制俄罗斯族,对外却铁心追随俄罗斯国,哈萨克这番表里不一,与其内部的地缘结构问题不无关系。

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哈萨克斯坦虽则地域辽阔,但中部的哈萨克丘陵,以及西、南部的低地部分深居内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为干旱荒漠,可利用程度十分有限。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真正含金量较高的板块主要有三个:北部湿冷平原;东南部山地和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

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东南部山地是传统的核心板块。天山、阿拉套山等巍峨山系的存在,拦截住了北冰洋和西伯利亚的寒湿气流,形成比较丰沛的降雨;加上冰川融雪,使这一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这里也是东亚大陆连接西方的传统通道,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哈萨克斯坦最发达的地区,旧都阿拉木图便位于此处。

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虽则气候干燥,但地下却埋藏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使得它在工业时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至于北部湿冷平原,位于哈萨克丘陵以北,在板块属性上属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一部分。这块平原虽然不怎么缺水,但因为太过寒冷(冬季的温度可低至零下40度以下),在农耕时代根本就不值一提。不过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业征服自然的力量远远强过传统农业,这才使它有了开发的价值。

近代时,沙俄和苏联便在以叶卡捷琳堡为核心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打造出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核心本部板块——乌拉尔工业区。而它的区位正在哈萨克斯坦的正北方。

既然更高纬度的乌拉尔地区都可以被开发,那哈萨克的北部湿冷草原自然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从地缘上说,北方湿冷平原应该是北亚的一部分,甚至在20世纪中叶以前,这里也一直都是俄罗斯领土,只是在苏联的统一调度下,它才被划出俄罗斯联邦,归到哈萨克斯坦这个加盟共和国旗下。所以这里也理所当然的是俄罗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北部平原与乌拉尔工业区一脉相承;苏联时代时,俄罗斯族人口也在当地占据相对多数;时至今日,这里仍是除旧都阿拉木图外,哈国俄罗斯人的主要聚居区。

东南山地、里海沿岸、北部平原,三大主要地缘板块,共同奠定了哈萨克斯坦的国力基础。

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三大板块实在太过分散了。他们位于三个完全不同的地理边缘地带,形成一个三角形,将哈国的其他领土囊括其中。

考虑到哈萨克斯坦272万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这种结构甚至不能用分散来形容,更适合的词汇应该是撕裂。

三大板块的地缘实力都不太强,而且彼此间半斤八两,最后还都偏居一隅,相互间相隔遥远,这就意味着哈国在地缘结构上存在天然的分裂危险。

在苏联时代,这倒不是问题。以超级大国的强大实力,哈萨克作为一个整体都被莫斯科牢牢控制,任谁都不敢不服。

但随着苏联解体,麻烦就来了。没有了苏联的强力维系,就凭哈萨克斯坦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将三大地缘板块有效聚合到一起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苏联虽然没了,可俄罗斯还在,虽然如今的俄罗斯远不如苏联,但维系哈萨克斯坦的整体存在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依靠俄罗斯的代价,就是必须成为俄罗斯的附庸。

如果在以前,哈国被并入俄罗斯,虽然政治地位是不怎么样,但起码苏俄工业能力强大,至少在经济层面对哈国多有带动——面子上的委屈,起码可以用里子的实惠做补偿。

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工业体系崩溃,现在已沦落到卖资源度日的境地,不仅不能再拉动哈国,反而因为二者同为资源输出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竞争。这时候哈萨克再死心塌地的跟着俄罗斯,实在不是件划算的买卖。

但哈萨克斯坦别无选择。内部地缘结构的撕裂,使他天然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势力来维系统一。而且,要发展经济,俄罗斯的政治保护更是基本条件。

这话听起来有些吊诡。毕竟我们刚刚说了,俄罗斯在经济上不但帮不了哈萨克,反还跟它构成竞争,怎么话锋一转,又成为哈国发展经济的政治保障了呢?

这就要将哈国的内部地缘结构,和中亚地缘格局结合起来分析。

哈国内部地缘结构云石君之前已经说到,哈国三大核心板块太过撕裂,必须得依靠俄罗斯这个强大外来势力,以保障自身的统一—一个陷入分裂内乱的国家,是无法正常发展经济的。

乌克兰们纷纷与俄罗斯反目,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却依然死心追随?

而中亚的地缘格局,也决定了哈萨克离不开俄罗斯。

哈萨克地缘实力有限,又位于各大世界主流文明交汇之地,所以根本无法孕育出独立的文明体系。在农耕时代,这里被源自西亚的伊斯兰文明吸收。进入工业时代后,沙俄和苏联的强势改造,又使哈萨克深受俄罗斯的影响,基本形成北俄南伊的文明体系格局。

及至现代,伊斯兰和俄罗斯都不同程度的没落,哈萨克为求经济发展,一方面与中国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又积极谋求打通黑海通道,力争增进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交流。这样一来,又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与中国的影响。

这下麻烦就大了。

如果哈国内部地缘结构规整紧密,实力也足够强大,那他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姿态,与各大文明体系交流,进而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完整和统一。

但哈国内部地缘结构撕裂到极致,所以各板块与外部合作以求发展的同时,却很难将这种发展成果惠及到国内其他部分。再考虑到中欧远胜于哈萨克斯坦的综合实力,这种发展合作必然是以中欧主导。长此以往,里海沿岸低地的西化程度必然加深,东南山地的汉化程度也会日益增长。至于北部平原和中南部荒漠,则会分别保留传统的俄罗斯和伊斯兰体系。

北亲俄罗斯,东附中国,西望欧洲,南依伊斯兰。一个国家,居然在四个方向,出现四个截然不同,又缺乏交流融合渠道的经济和文化体系。这种局面持续发展下去,哈国的政治解体是迟早的事!

但哈萨克斯坦也无计可施。俄罗斯和西亚的伊斯兰都是资源型经济体,只有中欧才会要哈国的资源,才有能力向他输出现代工业品。如果不想退回到游牧时代,哈国必须跟中欧打交道。

既要维护统一,又要发展经济。这种情况下,哈萨克必须在政治上紧靠俄罗斯——虽则两国在资源输出上的竞争,使哈国吃了不少闷亏,但唯有依靠俄罗斯的力量,才能对冲外部的影响,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不过,近年来,哈萨克的形势也逐渐有了转机。具体来说,中国影响力的进一步拓展,使哈国获得了摆脱这种憋气局面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影响力会如何改造哈萨克斯坦呢?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注: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44章——中亚之哈萨克斯坦篇第一部分。喜欢地缘政治的朋友可以关注云石微信公众号:yunshi911(长按可复制),收看作者全部地缘政治文章。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