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用影像还原历史

来一凡
2015-07-17 10:26:27

【导语】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了8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近日,《综艺报》记者走进《东方主战场》摄制组,了解到更多幕后故事。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用影像还原历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了8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目前,该片正在紧张拍摄中,将于9月3日左右播出。

《东方主战场》全景解密和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此项目已被确定为今年国家纪念活动的重点项目。5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到摄制组进行调研时指出,《东方主战场》在创作方面要做到立意有高度、价值有尺度、表现有力度、历史有温度。

近日,《综艺报》记者走进《东方主战场》摄制组,了解到更多幕后故事。

全球视野

“2015年是重要年份,我一直在思考要以什么样的作品和态度面对这个时间。”《东方主战场》总导演闫东回忆,早在2012年夏,他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在业务交流中即属意打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70年的纪录片。无独有偶,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也着手研究这一军事课题,双方团队一拍即合。

片名之所以确定为《东方主战场》,闫东表示,从世界反法西斯视角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这部片子要全面、真实呈现中国为积极倡导并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参与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世界新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2014年初,军事科学院承担了《东方主战场》学术脚本的撰写工作。11月首稿出炉,经过10次修改论证后敲定最终8集的版本。这8集片名暂定为《东方蒙难》《共赴国难》《浴血坚持》《中流砥柱》《联盟制敌》《民族血脉》《同仇敌忾》《伟大胜利》。闫东表示,“军事科学院以全球视野审视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为摄制组提供了史实准确、观点扎实的学术文稿。”

据介绍,《东方主战场》制作团队由编导组、撰稿组、资料组、外拍组、视觉制作组、音乐组、制片组等构成,每个组别平行交织、相互配合。其中编导组根据学术脚本再度创作电视脚本,并对接其他组别。

客观权威

为保证《东方主战场》的历史特质,片中影像资料占比60-70%,外拍影像占比20-25%。每集出现的航拍、动画特效占比5-7%,节目组还采访了很多战争亲历者、老兵和国外专家学者。闫东强调,此次《东方主战场》中的采访,突出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决不出现间接人物;对学者的采访也不仅限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描述,而是突出其以国际视角对战争的深度思考和分析。“我们在各个方面都竭力确保该片的真实、客观和权威。”

资料方面,根据《东方主战场》的总体部署,中央电视台资料馆成立专门小组,从影像、档案图片资料、原声资料、版权4个方面进行一对一保障。同时节目组与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建立联系,每个馆均设《东方主战场》专门联络组。目前节目组对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美国关于二战的影像、图片、报刊等资料也已进行收集。

与以往抗战纪录片不同,《东方主战场》全景铺陈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抗日同盟共同抗日的战争史实。以第八集《伟大胜利》为例,该集详细讲述了共产党、国民党各自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的过程,展现大量珍贵影像。“历史是不容更改的。我们除了呈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攻及受降,更要着重、真实反映共产党在敌后奋勇杀敌、牵制敌人,为夺取最后胜利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努力。”导演顾翔表示,1945年12月,新四军在山东高邮仍然坚持与日军抗衡,直到取得胜利,接受日军投降。“片中出现的新四军在高邮接受日本投降的资料是首次展示,弥足珍贵。”

“我们尽量用史实影像,还原最真实的历史。”顾翔表示,片中出现的所有镜头与历史都要严格对号。湘西会战中,剪辑师配了一组国民党抗战影像——一个士兵头戴钢盔正激烈奋战。顾翔审片时指出错误,“这个画面展现的是淞沪会战时期。”他解释,国民党在淞沪会战使用的是德式装备,帽沿后部类似耳朵,而湘西会战时是美式装备,帽沿是弯形。“作为编导,我们必须熟知每段历史,严格尊重史实。”

情节化剪辑

纪录片绝非简单的资料堆砌,《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除尊重史实外,更要突出特色和亮点。闫东认为,“纪录片不光是准确、真实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生动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震撼人心。”

第二集《共赴国难》描述了卢沟桥事件、平型关大捷、台儿庄保卫战等多场重大战役。“过去介绍这些战役的纪录片很多,观众耳熟能详,我们需要表现新意。”导演张宝平表示,创作《东方主战场》电视文本要拓宽空间感,进行情节化剪辑。

比如讲述平型关战役时,他与航拍组前期交流,决定首先利用航拍飞机呈现平型关的地貌特征——两山之间一条狭长的地堑式低地——地势险要。“为什么当年共产党军队在此伏击?观众一目了然。”其次,在播放日军轰炸高地的史实资料后,他接续航拍飞机高空俯冲的画面,模拟中国共产党部队冲锋状态。此外,航拍组还设计了飞机从沟壑中飞出,直冲峡谷的镜头,表现子弹射向敌人的场景;最后,为表现日军受到重创而惊慌失措,他插入了飞机在曲折飞行时拍摄的摇晃画面。“镜头的叙事化语言,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同样,第一集导演徐洁也用镜头叙述了九一八事变全过程。搜集资料时,她找到两个珍贵影像——前苏联拍摄的中国东北军战斗画面和日本拍摄的日军枪战画面。剪辑过程中,她将两个画面拼接在一起,“让他们在屏幕上‘对打’。”

卢沟桥事件是抗战历史的重要节点,为更好地强调、回溯这段历史,张宝平在第二集中设计了反差对比画面:首先再现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实拍时,外拍组要尽量呈现出安宁、和谐之意。”继而,切入日本侵略者踏上卢沟桥的历史画面。“强烈的反差,可以引发观众心理共鸣。”

此外,第二集中还采取了大量拟人化手法,比如卢沟桥的“活”石狮。“这么多年过去了,谁是历史的永久见证者?自然是桥上的石狮。”张宝平在第二集开头写下了“卢沟桥有多少座狮子,就有多少双眼睛”的解说语。他介绍,在实拍过程中会运用航拍飞机的主观镜头,以一人高高度擦着桥面从南往北飞,代表日军大兵压境、攻城的过程。“飞机是日军的眼睛,观众看到的就是日军所看到的。”在日军步步逼近时,石狮将呈现凝望、回头的同步动作。“我们要利用摇臂轨道,让石狮‘动’起来。”张宝平表示,以上虽属于空镜头,却是饱含“内容”。当战争打响,外拍组还会利用摇臂拍摄石狮仰头画面,以示中国的觉醒。“战争素材很严肃、硬实,作为编导就是要将故事动人地讲述给观众,打动人心。”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