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SM-3反舰弹真有那么厉害吗?
最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日本自卫队岗村少佐(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七师团,目前作战对象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两年前你问我,中日两国交战,谁赢谁输?我还真不好说!因为,两年前中国海军在反舰导弹方面,优于日本海上自卫队!最近,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装备了具有高速垂直俯冲攻击模式的高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ASM-3。这种导弹末端攻击速度5马赫,射程550千米,对于中国来说,没有任何防御手段!所以我敢肯定的说,现在的中国海军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中日如果交战,日本海上自卫队两个小时内消灭中国海军绝对没问题!” 首先,一个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少佐“出来讲日本最先进反舰弹的事情本来就不正常。陆自和海自至今仍延续了当年旧日本海、陆军互相拆台的老”光荣传统“,“岗村”这种说法实在是当前日本陆上自卫队所不容的。另外,这位“少佐”看起来属一线部队的军官,如此了解ASM-3反舰弹,貌似超过了他本应该专攻的业务范围。 而且,我们来看看这位”少佐“所在的日本陆自第七师团,它在北海道,部署于日本本岛东北方向,是日本唯一的坦克师团,似乎对付俄罗斯的任务更重一些,而不是什么中国大陆和台北。再则,这位”岗村少佐”所在的第七师团并没有配备反舰导弹。最后再来看看这则报道,中国方面仅仅是一些论坛上的坊间传说,而非正式报道。因此,笔者认为,这位“岗村”是国内有人“造”出来的,不过ASM-3型反舰弹的确存在。
日本的确研制了ASM-3反舰导弹,这种导弹真有那么厉害吗?本文将予以解读。我们在一些公开的刊物中找到了一些资料。该导弹全长约6米,直径约0.35米,重量约900千克,巡航速度可以达到3马赫,射程为150千米,制导方式为中继惯导加末段主/被动复合制导方式,具备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 ASM-3由原来的ASM-2导弹发展而来。ASM-2导弹作为日本现役的主力反舰导弹,长3.98米,弹径350毫米,翼展1.19米,弹重610千克,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9。射程150千米。其制导方式为惯导+红外成像制导。从其巡航速度来看,其必然是采用了低高度掠海,末端机动的打击思路。因为如果采取了高弹道,很容易被对手的雷达及早发现,并且进行有效拦截。红外成像末端制导反舰导弹基本上只有日本一家采用,这反应了其对自身热敏元件质量和图像处理能力的自信。
我们从ASM-2的气动布局也可验证以上判断,两个前后分开的十字安定面和舵面的布局反应出其对于导弹机动性的要求很高。但这些特点相对于其他各国的反舰导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这种反舰导弹在美军的“宙斯盾”和中国的052D垂发相控阵舰防空防御面前,并不能寻找到太多机会,因此日本就研制了这个所谓的ASM-3型反舰导弹。 相对于其原型ASM-2型导弹,做出了一些重大的改动。一是采取了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的模式,使其巡航速度和末端速度大大提高。先用火箭发动机将其加速到两个马赫数左右,冲压发动机再启动达到更高速度,根据日本军官是说法其末端速度可以达到5马赫。这就超过了大多数海军拦截导弹的拦截速度,接近了美军标准-3拦截导弹的末端最大速度。ASM-3从150千米发射到击中目标,只需要大约2分钟。此外,该弹道外形上特别是进气道还进行了隐身处理,让其突防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采用了复合制导模式。采取了惯导,卫星制导,被动,主动雷达制导的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制导精度,因为飞行速度太高,那么弹体温度就必然很高,因此抛弃了原有的红外成像制导模式,复合制导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其中被动雷达制导模式,还可以作为反辐射导弹使用,在实战中压制对手海军的防空雷达不敢开机。甚至威胁预警机的作业。 三是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飞行弹道。低空因为空气密度太大,而导弹收到的阻力和空气密度成正比,与导弹速度的平方也成正比,这就让3马赫巡航状态的导弹阻力过大,有可能导致弹体受损,因此只能选择高抛弹道。这些改变似乎看起来让ASM-3成为一种中国海军无法被拦截的可怕武器,然后我们根据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且能看出,这款ASM-3并非如吹嘘的那般厉害,其弱点是是非明显的。
首先是因为ASM-3导弹弹道采取了高抛模式,实际攻击直线距离要缩短很多,且不能在最大距离发射,否则导弹飞行末端燃料耗尽就掉到海里了。因此搭载ASM-3的飞机F-2必须至少入到中国海军100舰艇100千米范围内,而在战时,我海军必然在我空军和海航歼击机组成的防空圈内活动,绝不会蠢到单打独斗拿舰艇去打日本航空自卫队。 我军KJ-2000和KJ-200组成的雷达探测网,可以对F-2保持450千米以上的探测范围。假设F-2从日本那霸机场的起飞,我方在沿海附近巡逻的预警机预警马上就能探测到目标,对其保持持续监视,并且派出歼击机进行拦截。此时挂载ASM-3的F-2飞机面对J-11和J-10这种空优挂载战机,要么选择扔掉ASM-3减轻重量空战,要么选择逃跑。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到攻击范围内,那怎么有发射导弹的机会。当然日本也可以出动F-15对其F-2进行护航,但东海那霸机场当面有27个中国歼击机机场,空战结果到底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其次是ASM-3采取的高超音速高抛弹道其实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从其导弹的照片来看,其为了实现高超音速和隐身,取消了中部弹翼,只保留尾部三个120°舵面,这就让导弹的机动性大大折扣,而采冲压发动机也限制了其转弯速率不能太大,否则冲压发动机一旦速度降低,就要熄火掉进大海。实际上,这样高超音速的速度,基本上无法允许任何大角度机动,否则弹体立即折断。
而高抛弹道决定了其被雷达发现的距离相当远。舰艇可以在发现目标后采取各种机动和干扰措施,让ASM-3的准头不足。此外,ASM-3射程超过了地平线太多,ASM-3不得不采取中继制导的模式,采取弹载数据链和载机进行交联,让载机对其发射目标位置修订数据,以使其能够顺利进入弹载探测系统探测范围后再自主飞向导弹。但是导弹速度又太快,即使F-2飞机发现我军舰艇在机动躲避,ASM-3也无法做出合理的弹道调整。而如果我军针对其末端复合制导采取两点相干干扰和有源诱饵诱偏等方式,ASM-3无论是采取主动单脉冲雷达末制导还是被动雷达制导,都是无法击中目标的。 正是因为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所以简单廉价的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模式的反舰导弹一直不是目前反舰导弹的主流,美国人都不愿意搞,也就是一些反辐射导弹采用这种方法压制雷达。而ASM-3的反辐射模式也并不是多么出色,一般来说,反辐射导弹作战的一般手法是用大量的反辐射导弹压制到雷达不敢开机而并非是追求击中雷达,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发射了1000多颗超音速反辐射导弹,在南联盟采取了干扰措施后实际命中雷达的只有2%。不知道战时面对压倒性空军力量的中国,日本会不会出动500架次的F-2飞机去打掉我们两艘船? 此外,ASM-3高速带来的明显的红外特征也成为末端抗击武器的良好指示器,我方防空武器想脱靶都难。我国进口俄罗斯的Kh-31导弹就是采取了被动雷达探测导引头+冲压发动机的超音速巡航的思路,末端速度也能打到4马赫以上,而美军和我军早就拿这些东西作为舰载防空武器的靶弹进行训练了。
全文完,谢谢欣赏。欢迎关注军事微信公众号:云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