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要发展,“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sam赵
2015-08-05 08:44:31

政策、资本与科技、人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文/懒熊体育记者 田亮

[懒熊课堂] 注意,体育产业要发展,“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这几天关注体育行业的人都被冬奥会刷屏了,因为中国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上海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冰场,北京与张家口的周边都在通过资本力量进行布局。

这个情况一点都不陌生。去年10月,当46号文件发布后,体育行业也经历了一场改革风暴,最终包括腾讯、万达、阿里巴巴等诸多大公司都在布局体育产业。这是属于体育产业最好的时代,也是最迅猛发展的阶段。而在懒熊体育看来,体育产业真正发展的话需要三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政策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46号文件点燃了体育产业的热情,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体育产业发展实现5万亿产值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在政策扶持和组织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引导和说明。近日天津、广西等地密集出台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懒熊体育进行了整理统计:

[懒熊课堂] 注意,体育产业要发展,“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以8000亿和7200亿位列前二,作为体育产业大省,两省也表达了强烈的信心。单就目前发布的这些省份的产值目标来看,这更像是一道数学问题(50000亿/31=1612.3亿),各省市的目标产值除青海和甘肃两省外均为千亿级。

政府以政策目标作为为宏观导向,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布局,制定明确具体的发展任务,联合各部委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共建体育产业,营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然而政策的利好以及资本市场的涌动并不能掩盖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10年实现10倍以上的增长仍是不小的挑战。

以江苏为例,根据江苏省体育产业网披露的数据,2013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626.11亿元(懒熊体育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江苏省GDP59753亿与占生产总值的1.06%计算,得到2013年江苏省体育产业产值为633.3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占全省各地区生产总值的1.06%。如果完成目标,江苏省体育产业要在未来十年翻11.36倍,同比参考过近些年的生产总值增长不难发现体育产业的发展任务艰巨。(2011年,我国GDP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

在信息的检索过程中,懒熊体育发现仍有多省市未公布去年46号文件的实施意见,而公布的各省市是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初步规划,还是更多出于任务分担的角度定制的发展目标,这有待时间的检验。

第二驾马车:资本与科技

去年10月46号文件的出台将体育产业推到了风口,利好政策和产业前景让关注体育产业的资本和公司蜂拥而至。发展体育产业、拉动全民健身消费是46号文件的核心。在体育产业上游,以乐视为代表的赛事转播及内容制作平台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乐视体育获得8亿元A轮融资)。同时,以场馆预约、教练预约、健康指导和数据收集管理为主的休闲健身APP也备受追捧。

可以看得出,资本的涌入让体育产业的资源价值得到重新审视,以赛事转播为代表的体育资产存在升值空间。一个例子是,腾讯以5年31亿人民币拿下NBA较之前新浪版权年单价翻5倍,腾讯、新浪和乐视均付出超1.1亿人民币从新英体育购买的英超版权单价涨幅超过4000万人民币。

对能得到投资资金的体育公司而言,他们不仅能获得购买经营性资产、渠道拓展、并购、营销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运作资金进一步开展公司业务,还能在跨行业资源与运营管理经验等方面获得支持。

显然,资本的涌入,将会催生一批大体育上市公司,激发市场活力并有效的配置各项资源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另外,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标志,对于体育来说,科技的作用同样巨大。微软CEO纳德拉说“我认为,世界上恐怕不会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产业像体育一样,被数据和电子科技如此彻底的颠覆掉了。”纳德拉的言论也许并不为过,从可穿戴设备对体育损伤防治,以及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到球队通过场内场外的新技术粘合更多的粉丝,可以说科技在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休闲体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体育赛事能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本身正是得益于视频、无线电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体育和科技的结合将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以NBA为例, NBA 是最喜欢尝试高科技的职业联盟之一。上赛季 NBA 新启用了位于新泽西造价1500万美元的回放中心。中心内设有94台平板电视监控,其中32台为触屏,20个回放站,15个负责回放的工作人员每天负责将关键判罚反馈给三位负责人,负责人与场内裁判沟通,帮助裁判减少误判。

第三驾马车:人才

上面提到的两驾马车:政策与资本——这两个是先行,但体育行业最重要的一驾马车是人才。

在过去,人才很难进入体育行业,因为人才总是会自动流向最有活力、最开放的产业领域,而体育行业长期的体制和市场相对封闭的原因,导致体育产业并未吸引足够多的人才。但是,人才又是发展的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有其他领域专业背景的跨界综合性人才。

当然,好消息是,随着BAT等跨界巨头和资本的强势介入,体育行业最近加入了不少过去在BAT等大公司任职的员工,他们开始在体育行业任职甚至创业。

在引入优秀跨行业人才的同时,如何通过商业力量让他们留在体育行业,并像黄埔军校一样培养更多的新人,这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他们才代表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