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的营销特征 战争片的口碑与卖相
【导语】 在类型电影研究领域,战争片是作为一个主要类型存在的,尽管相对于爱情片、喜剧片等类型而言,战争片在数量上绝对属于“少数派”,但其在电影史上的影响力却格外醒目。
严格来讲,战争片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片的混合体。例如国内上映过的《珍珠港》是战争和爱情类型的混合,《钢琴师》则是典型的战争和传记片混合。 如果单纯从电影制作角度来说,战争片天生具备一些特质,如基本都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哪怕只有一两场,也会给观众带去观影体验上的极大震撼;其次,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民族等外部环境发展到非常极端情况下的背景设定,因此从剧作角度来说,极端环境和极强压力更容易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正因为战争片这两条合理又特殊的条件,使得优质战争片往往能在赢得票房的同时又能获取各种电影节的专业奖项。譬如最常见的“战争+爱情”组合战争片,在炮火轰炸、生离死别面前,爱情显得弥足珍贵、美好,而战士在爱人与维护和平之间的抉择更能彰显人性的力量。爱情电影往往要设定情侣克服重重险阻的波折,而战争的冷峻严酷,恐怕是最符合这种戏剧张力的设定之一了。 战争片的营销特征 战争片的营销宣传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多数战争片中所表现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重要战役。因为这种真实的历史存在,使得观众更加容易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时代背景。这和其他一些纯粹虚构的影片故事背景有很大不同。当然,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挑战,就是战争片在历史的真实和创作的虚构之间,经常会受到质疑。 其次,战争片尽管在视听冲击力上以战争场面见长,但真正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或者发生移情作用的,是片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故事。因此,往往在宣传上要凸显的更应是主人公的故事。 例如10多年前引进的《拯救大兵瑞恩》,影片并没有过多描写正面战场的冲杀牺牲,而是聚焦于一对执行特殊任务的老兵,他们的使命是让大兵瑞恩活着回家、不让瑞恩的母亲因战争失去最后一个儿子。所以,片中一场一场遭遇战都在寻找瑞恩的过程中发生,并不断有人牺牲——他们为了那个并不相识的大兵和他的母亲,甘于牺牲自己。同时,情节设定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每个幸存的老兵本可以熬到平安回家,而不去为保全另一个家庭而冒险。可正是这样精巧的故事设定,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多义性:即便是为正义而战的一方,于每个牺牲者的家庭而言,依然是无法弥合的灾难。反战,从来都是战争片真正的核心价值观(除了二战期间日本、德国拍摄的部分主战的影片)。 当年引进《拯救大兵瑞恩》时,中影公司特地选择了专门拍摄军事题材影片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担当影片的译制、配音工作,以尽量还原战争片、军人戏所特有的音效、气场(后来本片获得了1998年度华表奖最佳译制片奖)。而在宣传方面,除了常规宣传的明星阵容、大制作场面之外,对于不能让母亲失去最后的儿子的宣传,显然也有效吸引了本来对战争片不那么感兴趣的女性观众。最终,该片在当年《泰坦尼克号》狂映所带来的市场被掏空境遇下,再度创造了高票房成绩。 口碑营销与突破 二战后,中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新一代观众完全远离了战争,在80后、90后的概念里,战争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和游戏中,人的生与死都不是血淋淋的残酷话题,反而更像是游戏里的一次重启。 与此同时,社会流行的关于偶像的定义,多数是金融才俊、明星、富二代、花样美男,而不再是英武的、有牺牲精神的英雄。 参考电视剧市场,一直被诟病的“手撕鬼子”类剧集之所以屡禁不绝,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观众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无知,甚至认为战争可以是戏谑的、随意任性的。 反观美国战争片,之所以比较集中地出现在特定年代,是因为越战结束之后,随着大批撤回美国本土的退伍越战老兵回归到普通民众当中,对于战争的反思、战争对人身体和精神的残害成为社会性话题,进而催生了诸如《现代启示录》《猎鹿人》《早安,越南》等名垂电影史的伟大战争片。 那么,在和平时期是不是就不再需要战争片了?或者说战争片在和平时期就没有机会了?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正义的战争是为了和平一样,战争片正是提醒人类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而再度破坏人类文明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时下之中国,面对越来越富裕的社会环境,拍摄如《战狼》这类有英雄精神、爱国精神又有智慧和可看性的影片,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每隔几年,世界上总会有以二战为背景的战争片出现,如近些年的《无耻混蛋》《斯大林格勒》等影片,除了以新的技术、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层面的尝试外,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年轻的、对战争已经陌生的一代人,能通过电影知悉和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而战争于胜负双方的百姓而言都没有赢家。 当然,对于2002年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行业来说,市场的容量已经足以支撑一部大制作战争片。但是,战争片的制作既需要技术上高工业水平支撑,又需要故事上能让时下年轻观众产生情感映射,这对于现在尚且停留在制作诸如爱情片、小妞电影等轻巧题材类型的中国电影人来说,确实是个高难度的挑战。记得冯小刚导演拍摄《一九四二》时,就因一个航拍镜头国内团队技术不合格,不得不重拍并火速调来国外公司救急。而同样是冯导拍摄的《集结号》,爆炸烟火等特效也几乎完全是由韩国团队完成。国产战争片的制作,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技术和经验问题需要克服。但是,越不做,肯定越难克服。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国内电影人也许到了该好好酝酿,拍一部能像《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那样传世战争片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