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国不参战,中国能否胜日本?

猎头老王
2015-08-24 08:06:03

抗战八年,外敌是有史以来最强侵略者,但中国却没有被征服,华夏民族靠什么抗住了日本的吞食?其中缘由,颇值深思。

自中国抗战胜利结束后,有一个设问始终众说纷纭——

如果没有美国参战,没有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抗日要多少年,继续相持到什么时候?最后结果怎样?是日本吞并中国全境,还是中国军队把日本赶出中国,抑或汪伪政权之“中国”与日本“合流”?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是中国抗日留给世界的最大悬念。

如何揭开这个悬念?

一定要以史实说话才能令人信服。

若美国不参战,中国能否胜日本?

应该看到,1937年7月7日,中日大战初起,世界并不看好中国能有胜机。

大战爆发两个月后,当时法国《画报》刊发了专栏作家诺多的“中日战争结果”预测分析。诺多是法国著名日本问题专家,1904至1905年曾报道过日俄战争,著有《现代日本》等书。

诺多在文章开篇就指出:无论谁来评判中日冲突,若以过往那些历史观点为根据,便会得出日本获胜的结论。中国缺乏统一,几省势力唯利是图,国家军力薄弱,确实无法和日本军队作长期对抗。

但是,法国人的思想和观察力毕竟是有深度的。诺多接下来讲了一个故事,让他感觉“中日战争的不确定性”。那是他的英国朋友在战时中国的见闻录:

他们行至靠近越南的中国偏远省份广西时,在某个不通铁路的小城里,遇见了两个当地军阀。半年前,这两人都参与了反对南京政府的两广事变,与蒋介石中央嫡系部队作战,而现在他们跟英国人谈话时却表示:一个被侵略的国家没有资格讨价还价,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抵抗日本人。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没错,印象中的中国,因为全面抗战,而正在发生巨变。

一场史无前例的民族自尊之战,终于打响。

1941年12月9日,中国终于对日正式宣战了。

以下是宣战布告全文: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 森

而此时,距离日本侵占中国北土已经十年,离全面侵华也过了四年多。但即便这样,在中国的外战史上也算难得了。中国历史上汉民族正式对外宣战记录,非常罕见。自两宋中国,“内敛”便成为汉民族的主要性格,中国对外,以隐忍为主,从不敢主动树敌,大都是在敌人犯境之后,被迫“自卫还击”。

抗战起初也是这种情况,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之间已完全处于战争状态,但国民政府仅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未正式对日宣战。直到四年后,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国际风云突变,才下定决心,对日宣战。

虽然时间过了四年半,但毕竟是公开宣战了。从自卫到宣战,这不是简单的名词转换,而是昭告民族精神的强势复活。

此时,华夏人已经由“贫血”进入“满血”阶段。

抗战时的华夏人,具有五个“反征服精神利器”,乃任何历史时期不可比。

其一,国势不可比。

以往中原反征服历史时期,均是国势衰微,或者政治腐败透顶,或者内乱乱到了京城。而民国时的中国,虽然也有内战和腐败,但毕竟不同封建王朝的不治之症,总的来说,共和政体不落伍,所以国势仍存上升空间。

其二,凝聚力不可比。

以往华夏历朝,由于统治者搞“家天下”,国民对国家没有责任心,因为他们不是国家的主人,没有主人感,何来责任心?此间道理,就像你在一个大房子里临时居住,住的是地铺,而且随时都可能被房主扫地出门,你会对这个房子有多少归属感?如果这个房子的产权证写着你的名字,那么即便不用别人特别交代你,你也会对它倍加爱惜。

而在日军全面侵华时,国民政府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孙中山的遗训,相当一部分国民已经切身感受到“天下为公”了。以往外敌进来前夕,国家内部往往已经四分五裂,分崩离析,没有一个号令天下的统一政府、统一指挥。但这一次,外敌入侵,国内空前抱团。各个党派同仇敌忾,自愿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形成了统一政府统一指挥、凝聚力空前的国民军抗日武装。所以,日军“分化瓦解,以华制华”的策略,比起过去中国的外敌“企划”,效果就差了很多。

其三,士人之气不可比。

以往华夏外患来临时,文人士大夫群虽然也出现死烈之士,但大多数还是贪生怕死。而民国抗战时期,广大知识分子也面临着“下跪”与“拼命”选择。在只有“下跪”与“拼命”两条路可供选择时,一部分人选择了下跪,一部人选择了拼命,知识分子群中后者的比例大于前者。这是中国人贫血与热血共存的时代,是盛产“汉奸文人”的时期,也是“非常文人”英雄辈出的时代。“文人持剑”再次成为时代风景,文化人投笔从戎,青年学生沙场效命。抗战中期的中国军队仿佛又回到了大唐时代,良家子弟和知识青年组成的军队,素质与战斗意志明显提升。

其四,世势不可比。

以往华夏受侵,因为中国自成一体,没有世界大家庭的救助,所以彼时中国即便灭亡,国际形势也未必发生巨大变化。而民国时期中国则不同,辛亥革命后中国初入世界流,已经成为世界大家庭一员。中国战场即便不因后来二战全面爆发而得到盟军支援,也会随着抗日的正当性,而逐步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道义与物质援助,这是以往“自成一统”孤立的中原封建王朝望尘莫及的。

其五,最要紧的,也是对上述四条的升华:华夏魂满血激活。

以往华夏被征服历史时期,华夏魂已被苟安割断,而民国时的华夏魂,却被战争迅速点燃。

二战时期的中国,无法像一战那样独善其身、隔岸观火。二战的东方大幕就在中国拉开,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必须在世界同盟中作出抉择和表现。

结果,国际社会见到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国”——

学生如此爱国,文人如此勇敢,军人如此善战,汉民族如此团结……

这个样子的中国,在国际力量的支援下,打败史上最强外敌,实属必然。

那么,二战打败日本,到底是中国军队之功,还是美国军队之功?

我们说打败日本,美国当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没有中国军队的支持也不成。对于这点,二战时的美国领导人比任何人都清醒。

1941年岁末,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大战打响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征得英国等伙伴国政府同意后,主动向中国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抛去橄榄枝,正式提议建立中国战区,设立统帅部,以便统一指挥中国战区的中国、泰国、越南、缅甸境内作战的联合国军队,协调中国战区司令、印度军司令、南太平洋战区司令三总部之内的联系。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同意。4日,联合国正式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建立统帅部。“汉军”与“美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联合作战开始。

虽然时起时落,但总的来看,加入盟军的“汉军”表现不俗,他们与“美军”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把“大日本”打回“本土日本”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系中美联手,取得1945年“日本投降”的巨大战果。

所以,对于“倘若美国不参战,中国能否胜日本”,我的回答很简捷:

中华抗日,贵在五大精神利器在手,华夏魂满血复活,所以即便没有美国参战,中国军队也会拖垮日本侵略者取得最终胜利。当然,用时未必八年。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