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粿糍塑“饭尪”惟妙惟肖 祈求一方平安(图片)
在庙门前,记者看到一尊尊已经塑好的千姿百态的佛像,有观音菩萨、帝君王爷、送子娘娘、天兵天将等各路神仙,各个神像或坐莲踏云,飘带飞扬,或骑马或乘龙,或托塔或持剑,充满了动态之美。今年49岁的制作“饭尪”传人孙建平,在人群中专注地看着自己的作品,不时还仔细聆听他人点评。孙建平说,“在漳州的民俗里,做‘王醮’、‘普度’时,会用米做的粿糍塑成神像,也就是俗称的‘饭尪’,一来驱鬼,二是保平安。”
“‘文革’后,民间信仰逐步恢复,‘饭尪’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得以重见天日,我父亲孙开忠重新做起‘饭尪’,那时候我跟着父亲学做。”在庙一旁的菜堂里,孙建平聊起了孙家制“尪”经历。他的父亲孙开忠,自幼学得制作“饭尪”的技艺,而且做出的“饭尪” 结实牢固,在“犁尪”的奔跑中,不会散架,深得大家的好评。“文革”时期“破四旧”,许多民间民俗活动被禁止,“饭尪”也就销声匿迹。 孙建平告诉记者,“饭尪”的制作很复杂,工艺类似于“面人”制作,人物造型灵活多变,要有相当的灵性与技艺,没有图纸,仅凭头脑中的形象做,要胸有成竹,才能做好。先用较粗的铁线扎出人物或动物骨架,然后用稻草一根根缠绕,再用线与细铁线固定,做成神像的粗坯。之后,将粗坯用铁线扎在米箩的竹子上,再用粳米粉与糯米粉混合做成的粿糍,将粿糍一点点地粘在粗坯上,做出内层。再将染上颜色的粿糍粘在外面,塑出神像来。一尊神像一个样,各不相同,要做得符合每尊神明特有的形态与气质。不过,也正是因为工艺复杂,制作“饭尪”都是提前几个月就预定,先在家扎好稻草粗坯,而较复杂的粗坯一天只能扎两尊,数十尊就得扎上一两个月。粗坯做好后,再到现场制作完成。 现在,孙家的“饭尪”制品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去年,83岁高龄的孙开忠,也把“饭尪” 放心交给了儿子孙建平和孙女,临终前交代他们无论如何要继续做下去。有人建议孙家把“饭尪”制作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听要花2万元的费用,而靠做“饭尪”要赚到这笔钱,还得很长一段时间,只好做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