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为何非得跟中国过不去?

我是素颜
2015-09-09 15:36:36

自打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以来,菲律宾便像被打了一注鸡血,积极充当反华先锋的角色,而在近两年的南海领土争端中,菲律宾更是上窜下跳、无理取闹,穷尽各种手段与中国作对。

菲律宾为何非得跟中国过不去?

菲律宾之所以跳出,无非是为了维护其所谓的“领海”主权,及获取海下蕴藏的丰富资源——说白了就是“面子”跟“里子”的事儿。只不过由于自身实力差的离谱,几乎在所有方面,菲律宾都跟中国相差万里,无奈之下,马里拉只有另辟蹊径——逮捕中国渔民、起诉中国政府、将南中国海这个国际上行用多年的名称改为“西菲律宾海”,乃至在国际场合鼓噪煽动等等,通过这些所谓的造势,极力制造舆论压力,妄图以此迫使中国政府让步。

当然,国家博弈中,大国有大国的套路,小国也有小国的玩法。既然菲律宾明知中国不可力敌,那么寄往于国际舆论,倒也不失为穷极无奈之下的一种办法。只是,菲律宾此举,究竟能有几分胜算呢?

从地缘的角度看,作为东亚大陆的的拥有者,中国天然具备辐射东亚地区(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地缘实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力爆发式增长,这使得中国更有有能力拓展自身的地缘影响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南海不仅是中国获取资源的天然宝库,更是其向东亚其它势力施加地缘影响力的关节所在。

既然南海在中国崛起的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主观上中国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而菲律宾所努力争取的所谓国际舆论压力,在针对一般国家时也许能起到点效果,但当面对中国这种世界级的大国时,效果向来不佳。何况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能对中国做出的实质性反制手段相当有限,完全不足以迫其改弦易辙。

可是,面临这种窘迫局面,菲律宾却仍然毫不退缩,反而歇斯底里,大有与中国对抗到底之势。这就很有些意思了。

从表面来看,菲律宾反华倒也并不稀奇。毕竟南海是块巨大的肥肉,谁咬一口都能满嘴流油,对菲律宾这种穷家破业的小国来说,甭管有理无理,都希望能在这里捞上一票,一举脱贫致富。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现实而言,既然中国业已强势出手,菲律宾基本上也就断绝了染指南海的可能。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局面,菲律宾虽仍可强行争闹,但在策略上却应留个地步,其斗争之手法,在坚持争取所谓“主权”的同时,也会隐含另一层意图——即在目标全部实现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斗争”的方式,迫使对方为自己留下尽可能多的利益空间。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一贯主张,也似乎表明中国并不反对让南海相关国家分一杯羹。

菲律宾为何非得跟中国过不去?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南海争端中,马来态度一向比较暧昧、印尼也颇为含糊,甚至越南,尽管表面上也反应激烈,也依然能感受到其政府仍多有克制。

唯独菲律宾截然不同。虽然跟马来、印尼、越南相比,菲律宾综合实力最是不堪,但其行为上也最为肆无忌惮,在煽动国民反华情绪方面也最不竭余力,完全没有跟中国妥协之意,似乎对失败的后果毫无顾忌。

菲律宾为什么会铁了心当这个棒槌?当然,这里面的缘由错综复杂,美国前殖民地的出身、天主教的信仰、乃至美菲军事同盟都可成为其底气之来源。但归根结底,还应从菲律宾的国情说起。

菲律宾位于南海东北角,为四面临海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亿。首都马尼拉所处的北部主岛吕宋,距中国大陆最近约650公里、距台湾最近约300公里。

作为一个国家,菲律宾这样的地缘实力虽然不能称之为强大,但其实也算不上太差。如果拿日本来做比较,两国的基本面其实差不多;甚至,由于菲律宾地理位置更加靠南,阳光和降雨丰富,又毗邻东亚跟中东、印欧、澳洲等板块的海上主航线,其发展经济的地缘条件,还比偏居东亚东北一隅的日本还要更胜一筹。如果菲律宾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那还真有可能跟日本一样,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但两次机会,菲律宾一次都没抓住。近代时,西方列强漂洋过海而来,菲律宾由于过早沦为殖民地,独立性的丧失,使其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如果说这一次的错失,还称的上时客观条件不具备,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菲律宾的糟糕表现,则就只能说是其自身问题了。

二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欧美爆发,并随之掀起了全球化浪潮。在此过程中,东亚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努力吸纳欧美成果,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陆续在不同阶段抓住历史机遇,完成了自身的涅槃。

作为西方、特别是美国曾经的殖民地,菲律宾有着东亚其他国家(地区)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再加上也还凑合的地缘实力,只要操作得当,完全有机会件使自己发展成为现在的日本,甚至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更胜一筹。但是,民族性格的缺陷和对西方政治制度生搬硬套引发的长期混乱,最终使菲律宾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期。

当然,菲律宾为啥国运不振,不是中国所需关注的。只是,现代化转型失败的后果,却对菲律宾的地缘战略造成深远影响,并直接反映在眼下南海争端中。

作为一个典型的失败小国,不管菲律宾对南海权益的有没有历史和法理依据,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已经完全不具备与中国争夺南海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菲律宾不想就此认输,那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首先是跟印尼、马来等国一样,外示坚决、内怀中庸;至不济也得效法越南,表面闹腾的背后好歹留个地步。

菲律宾为何非得跟中国过不去?

之所以要闹,是因为东亚局势尚未明朗。中国虽已崛起,并努力谋求变局,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西太平洋秩序仍是美国主导。

虽然就当下而言,东南亚的南海声索国无力对抗中国,但只要咬住领海主权不松口,那就仍有希望。如果中美博弈的结果是中国落败,那大伙儿大可借美国的东风,合起伙来将南海瓜分一空;可要是中国果真成事,取代了美国的主导地位,那么大家伙儿虽不能全取南海,但至少可以以改换门庭为条件,让中国拿出点好处,总不至于鸡飞蛋打。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这种算盘打的也没错。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要真想建立稳固的东亚新秩序,当然要给大家一定的好处——最起码不能让大伙儿觉得太吃亏。中国“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南海八字方针,也早将这种思路公之于众,所以马来、印尼甚至越南的暗中克制也就不足为奇。

只是,各国国情各有不同,对中国的南海意图,马来、印尼可以领会;越南虽则不爽,但也不至于彻底闹翻脸;唯独菲律宾,却从始至终不能接受,誓与中国“抗争到底”。

菲律宾何以决绝到这个份上?

在云石君看来,皆因无利可图!

诚然,中国并不反对在南海问题上分各国一杯羹,但毕竟这也是自家嘴边的肉,没有平白无故送人的道理。对中国而言,任何南海利益的出让,有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回报,或者最起码也有不得不为的理由。

就马来西亚而言,该国与中国相距遥远,中国对它的地缘影响力天然较弱;其主张的海域也处于南海最远端,中国要想全盘掌控确有难度;加之马来西亚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这条对中国性命攸关的海上生命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中国都有“割肉”的必要。

印尼同样如此。遥远的距离,其对马六甲的地缘影响力,东南亚第一大国和伊斯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加之其对马六甲海峡、龙且海峡乃至东亚——澳洲航线的控制,凡此种种,都让中国不能不重视它的存在。

至于越南,虽然在历史上曾与中国发生冲突,在眼下的南海争端中也反应激烈,但从地缘政治角度考量,越南未来会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施加影响的重要棋子,也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只要它别太过分,中国还是会给它一碗汤喝的。

唯独菲律宾啥本钱都没有。其国土本身亦无可供中国大规模利用的自然资源;同时,在中国整合东南亚经济的构思中,作为边缘岛国的菲律宾也远没有中南半岛来的方便;再加上菲律宾虽四面临海,却并不占据中国出入其他版块的要津。凡此种种,都决定了这个国家对中国来说,战略上用处不大。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东南亚主要国家中,菲律宾是对华贸易额是最小的一个。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没用,也未必不能逼中国让步。如果菲律宾真像日本那样,具备掣肘乃至制衡中国的实力,那中国倒也不能不正视其之存在。只不过,菲律宾的实力,跟日本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既无用、又无害,这样的菲律宾,当然不值得中国让渡重利。退一步说,即便菲律宾立刻转变立场,反美亲华,以它的身价,也最多就能换得中国暂时性的些许经济回报,并不能从战略上扭转其在未来由中国主导的东亚新秩序中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亲华并不可行,那菲律宾要想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利益,便只剩下亲美一途。

菲律宾为何非得跟中国过不去?

菲律宾亲美是否真就强过亲华?

这要从美国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本土远在大洋彼岸的区域外国家,美国要想介入东亚,在区域内寻找战略支点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地缘实力不亚于自己、现阶段国力亦呈紧追之势的对手时,战略支点的合适与否非常关键。这样的话,菲律宾的机会就来了。

菲律宾的地缘条件非常适合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基地。

首先,菲律宾是海岛国家,利于美国攻防。作为东亚大陆的拥有者,中国对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朝鲜半岛等相邻陆域形成天然的地缘压制,同时,作为海陆复合型文明的代表,中国对陆上军事力量的重视程度也在美国之上。在中国相邻陆域设立战略基地,一旦真的爆发冲突,很难扛住中国的打击。

而在海岛设立基地,则可避免遭受中国陆路攻击;同时,作为海洋型文明的代表,美国海上力量远在中国之上,可充分发挥扬长避短之效。

其次,菲律宾领土面积合适、而且可开发利用区域比例较高,人口也够充足。鉴于中国的实力,中小型海岛上的基地规模有限,在中美这种级别的军事博弈中难有大用。只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才有条件提供数量多、规模大且相对分散的军事基地,在战争中方有回旋余地。

另一方面,较大面积的可开发土地和充足人口,才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为可能发生的大型战争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炮灰”,以及后勤支撑和保障——如果战争物资和人员全都要从美国本土运来,那这成本和所蕴含的风险就太高了。

第三,菲律宾地理条件适合。菲律宾两大主岛南北跨幅超过1500公里,北部吕宋岛跟中国比较接近,在这里驻军,平日可威慑中国,战时也可直接打击中国本土;南部棉兰老岛已脱离了绝大部分中国陆基军事力量的攻击范围,在战事陷入僵持或者不利的情况下可以稳住战线,进行长期拉锯。

同时,菲律宾距东亚海上主航道并不遥远。虽然在经济层面,这种毗邻的区位对东北亚诸国并无太大价值,但从军事角度出发,则意味这条海上主航道随时可以被从菲律宾出发的海空军事力量切断。虽然菲律宾自己没这个本事,但如果是美军大规模入驻,则其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中美对抗真的升级到要爆发热战的地步,这种切断海上生命线的举动,无疑对打击中国有重大的意义,对此美国不可能无视。

没有为区域内大国利用的资本,却有被区域外大国驱使的本钱。“弈者”眼中价值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菲律宾这颗“棋子”的立场。通过附美反华,尽可能的为本国谋取利益,这符合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的原则,也是菲律宾这个独特小国的“合理”选择。

只是,理论上虽然如此。但在现实中,菲律宾的这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却走的并不顺畅。在黄岩岛引发的一系列中菲争端中,虽然菲律宾的表现非常惹眼,但美国真正扔给它的“干货”,也仅仅就是几条退役旧船,和区区数千万美元罢了,称得上是口惠而实不至。而对重返菲律宾,美国的态度也谈不上积极。

为什么美国会忽视菲律宾?

说到底,还得怪菲律宾自己太没出息。

固然,菲律宾具备充当反华战略基地的地缘实力。但地缘实力并是现实国力。要想在二者之间划等号,必须要对前者进行充分的开发,否则充其量只是一种潜能罢了。

作为一个失败国家,菲律宾的现实国力惨淡至极。要将它这份地缘实力变现,使之能够承担反华基地的重任,那么至少要进行以下改造:

第一、要在菲律宾修建大量的的交通和军事设施,包括高等级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以及军事基地等。

第二,还需有一定规模的现代重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以及配套的科技、工程人才和后勤保障人才。

第三、必须有一支符合现代大规模战争需要的海空军队,以配合美军行动。

最后,要有些真金白银,以支付驻菲美军的高昂军费。

以上四点要全满足,其开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要菲律宾自己努力满足这些要求又绝无可能。那么,要想这个“反华基地”得以运转,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由美国政府买单!

把一个上亿人口的贫穷国家强拉入现代化,这样的血本美国当然是不会掏的,它也未必掏的起。何况,除了菲律宾,美国在东亚还有另一个选择——日本。

日本与菲律宾地缘条件相似。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地缘实力已经充分变现。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高、国民素质好、军事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备、且和中国有着重大历史过结的一流发达国家,无疑比菲律宾更适合承担这个“反华基地的”重任(为什么日本会心甘情愿的配合美国,云石君在之后的日本系列中会详细分析)

既然已经有了日本这样一个完美的棒槌,那么尽管美国仍会播撒些雨露给菲律宾,但花血本经营就没有必要了。

鉴于自身的无能,菲律宾在中美两国眼中均成为鱼腩般的存在。但相较于中国的弃之如履,跟美国走多少还有些汤喝。何况,即便将来中国可以取代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为避免引起东南亚各国的疑惧,再加上菲律宾无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也不会直接把菲律宾怎么着,最大可能就是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话,马尼拉既没有被中国清算的恐惧,还可以借这个边缘身份继续和美国勾搭,捞取点残汤剩水,也算是聊胜于无。基于这般考虑,菲律宾下定决心跟中国作对,倒也称得上是“情有可原”了。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