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杰出教师评选厦门3人上榜 每人奖33.9万轿车

画姑娘
2012-09-06 10:32:14

  人物名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唐崇惕

  “科学的候鸟”曾解剖数千只蜗牛

  用“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今年83岁的唐崇惕,还不够,这位研究寄生虫的女科学家曾经检验万只蚂蚁,解剖数千只蜗牛,捕捉2000多只老鼠,她还因此被称为“科学的候鸟”——为了研究,需要入山走海、南北迁移地工作。

  唐崇惕的名字,始终和她的父亲唐仲璋联系在一起,唐仲璋生前也是中科院院士,也是从事寄生虫研究,直到现在,“父女院士”还让人津津乐道。

  唐氏父女前仆后继地研究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牛羊胰脏吸虫,唐崇惕进而研究一种类似寄生虫类。通俗地说,唐崇惕的成就在于:通过研究寄生虫的发育规律、生活史、流行病学,找到防治措施,不仅为人类的健康,也为农、牧、渔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和寄生虫打交道的工作艰苦性可想而知,上个世纪70年代,唐崇惕带着器材,深入疫区研究寄生虫。

  为获取真实的标本和数据,有时,一个夏天一个人就得检验数万只蚂蚁,解剖数千只蜗牛,证明它们是否感染上吸幼虫。有一次,她从呼伦贝尔草原捕捉了2000多只老鼠,进行解剖。

  人们形容说,唐氏父女不仅把实验室当成家,也把家当成实验室,唐家的“实验室”还曾养过小羊。

  唐崇惕说,父亲健在时,他们从不在家里谈父女院士的话题。有一次父亲为自己讲了居里夫人的故事,还特别告诉她:居里夫人总是避开记者。这或许是唐崇惕鲜少在媒体露面的原因。

  人物名片

  厦门外国语学校数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肖骁

  抛弃“奥赛”功利 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48岁的肖骁以培养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而闻名,事实上,这并不是重点,这位杰出老师身上最闪光的地方是:他努力抛弃功利,从学生全面发展来进行奥赛训练。

  换句话说,在奥赛金牌和学生素质上,肖骁选择了后者,尽管前者能带来的好处可能更快、更直接、更诱人。

  每名跟着肖骁竞赛的学生都会被告知,他们不一定要拿金牌,但是,一定要学会四种能力,一是效率——别人需要一个小时完成作业,你要在半个小时搞定;二是读书的能力;三是“能玩”,要有个人的兴趣,不能只有数学;四是对生活充满热爱,要快乐。肖骁认为,人一定要培养兴趣,这样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肖骁是运动细胞十分丰富的数学老师,据说篮球、排球的技术都很棒。肖骁麾下的数学高手,因此也有许多“奇葩”,譬如说,有的是“十佳歌手”,有的是管弦乐队大提琴首席……

  努力抛弃功利的训练方法,反而结出硕果——2007年肖骁指导的朱亦博,获得全国一等奖,还入选国家集训队,都是厦门第一。不过,这位老师的杰出并非只表现在奥赛,他也是普通学生拥戴的好老师。他最为独特的一点是: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

  肖骁说,作为老师,你应该看到学生更远的未来。事实上,他日后的工作,很有可能根本不会用到那些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但是,你在课堂上为他培养的对社会关注的意识,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会使他受益终身。

  文/本报记者 佘峥 张小燕 通讯员 熊杰 图/本报记者 姚凡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