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观众分化 编剧张勇称不知男男CP为何物
张勇编剧,李雪导演,侯鸿亮任制片人的《伪装者》在湖南卫视播出,不仅收视率飘红,引发的各种话题也相当热辣。
很显然,《伪装者》让观众分化或者说分裂了:传统的观众仍然在看戏,看执行任务的起承转合,看人物命运的跌宕浮沉,看家国情怀与混世哲学的激烈碰撞;也有一批观众不是在看戏,而是在看脸,看CP,你问她们情节进展到哪儿了,经历了几次生死考验,未必说得清楚,但对明楼和明诚的“攻受”关系,明楼打了明台的屁股几下,三兄弟拿枪互指时眼里的爱意几多,那是一清二楚。这就是今天的现状:对戏剧审美的观众正在被对暧昧审美的观众所遮蔽。 不管怎么样,《伪装者》是得益者。收视稳站2点以上,热搜榜上名列前茅,地铁公交多屏放送,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作为一个被传统电视剧化育的老式观众,看到腐女们“买椟还珠”,心里是颇有几分不忿儿的。但转念一想,还是乐见其成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张勇 在这部剧即将收官之时,影视独舌采访了编剧张勇。张勇是四川的青年剧作家,16岁学习戏曲创作,28岁发表剧本,现为成都市川剧院编剧。2012年她写了电视剧处女作《一触即发》,《伪装者》是她的第二部电视剧作品。虽是女性作家,她擅长悬疑谍战,能够在斗争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采访中,她一直谦称自己初学乍练,但不难看出,她已经有了独到的创作理念。 独舌:这部剧基本上是谍战+情感两大元素,那究竟是谍战驱动情感,还是谍战为皮,情感为体?两方面各下了什么功夫来呈现? 张勇:《伪装者》的故事虽然设定在一个非常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又是红色谍战题材,但实质上我还是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命运沉浮,谍战和情感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是塑造人物的不同手法不同侧面。我不想讲道理,只想讲故事。就是我想通过一个个战争场面或是生活场景,告诉大家,曾经有过这样一群人,忠诚而认真的生活过,奋斗过,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呈现他们最真实的那一面。
简单来说,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情感元素和紧张刺激扑朔迷离这些谍战手法,我都是很用心在写,在丰满故事和塑造人物上,都起了很有效的作用。而且,在谍战剧中增加情感元素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我觉得以往中国的谍战剧,突出的是惊险的谍战故事,“孤独”的特工英雄,而英雄背后的爱人、亲人及情感世界都被很克制地模糊淡化了。在我之前一部谍战作品《一触即发》里,描写了一对孪生兄弟,从观众们给我的反馈看,其实他们对戏中兄弟亲情的兴趣和喜爱,一点都不比谍战描写差。因此,这就触发我想在《伪装者》的创作中,除了谍战情节的描写之外,把其背后因亲情而滋生的情感纠葛推到前台来,作为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从戏剧叙事的角度看,情节也好、情感也好,真正内在的驱动力来自于人物。当我把谍战故事的发展线索和明家家庭关联起来时,其实是为人物和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也是相对封闭的戏剧环境。是这些不同的家庭成员因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价值观对事件的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既构成了谍战故事线上的戏剧冲突,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戏剧冲突。因此,谍战情节和情感,其实是互相交融着两条叙事线索。
独舌:明家四姐弟,明楼身份最复杂,汪伪、军统、中共,真有这种三面间谍吗? 张勇:有的。那个年代的人,活得很纯粹,为了理想,为了崇高的信仰,他们身兼数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观众们肯花心思,一定可以查到那些历史上真实的三面间谍、甚至五重间谍(比如袁殊)的事迹。在这里,我就不再讲述原型的故事,因为,他们每一个角色都不止一个原型,你很难说这个就一定是历史上的“谁谁谁”。仿佛你从镜子里看到的镜像,他那么真切,有影有形,但是,一旦去触摸、去感知,你会体会到,他是一个遥远的影像,一个真实的隐秘的英雄群体。 独舌:您说了剧中故事都有依凭,剧中故事几实几虚,何为虚,何为实? 张勇:文艺创作所谓生活的真实,强调的是文艺创作体现生活的质感,但文艺创作永远都不是生活的真实或历史的真实的照搬照套,因为它是对生活的集中和提炼。我只能说在那样的历史场景里,曾经有一大批特殊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而义无反顾地去选择牺牲,甚至是没有墓碑、没留下名字、有的甚至是至死都背负着汉奸的骂名,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而通过艺术的手段去提炼和创作出与他们有关的、震撼人心的故事,本身就是我们这些搞文艺的人的责任。
独舌:影像呈现跟您的想象是否吻合?哪些是加分了,哪些略欠? 张勇:影像比文字更立体化,更直接鲜明,写剧本的乐趣就在于把自己脑海里的画面通过影像传递给观众,影像是途径也是桥梁,谍战剧,讲究紧张刺激环环相扣,一些大场面,爆炸啊,枪战啊,对节奏感的要求很高,一些温馨的生活场景,又需要借助演员的对接表演来具体呈现,镜头语言对于文字也有许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还原有补充,对我而言,这是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切磋的过程,很有收获。 独舌:演员和角色的贴合度如何? 张勇:这个问题有点像给我下套。我来打个比方,编剧与作品就好像家长送孩子上大学,衣食住行都给操办齐了,然后挥手告别,他在学校里表现如何,经历了什么再塑造,导演就好比是大学老师,老师严格的执教,孩子的努力用功,大家对他评价怎样,家长只有祝福。所有的成功都不会是独立的成功,几分靠努力几分在机缘,观众是最权威的评判,留给观众去评说。
独舌:舞台剧写作和电视剧又和不同?说说您写电视剧的工作方法? 张勇:舞台剧的戏剧冲突比较集中,电视剧相对战线要长,有急有缓,有张有弛。舞台剧的台词比较精致规整,特别是戏曲剧本的台词,要求七字句,十字句,很文雅,文学性很强。电视剧相对生活化口语化一些。 独舌:只要是抗战剧,就要体现“中流砥柱”的作用,还有各种明暗禁忌,这个会不会影响创作,怎么做到政治正确? 张勇:写的时候,脑子里是不能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文字被拘束住以后,写起来就会小心翼翼累得很,文字的表达就是思想的表达,作为一名编剧,我的人生看法价值取向肯定或多或少要加载到角色身上,《伪装者》作为一个红色题材的谍战剧,明家姐弟尽管身份不同,战线有别,主旨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捍卫正义,殊途同归。
独舌:有的观众在看戏,也有的观众在看CP,尤其是男男CP,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张勇:其实我根本不懂这个CP,我们是照兄弟情做的,李雪导演拍的比较精致,细腻。其实我觉得我台词给的挺刚的呀,我没有觉得谁的台词柔情似水,就是兄弟之间打嘴仗,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互相打趣一下,工作时间久了互相开开玩笑,或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开开玩笑。我没有想到有些观众那么想,我也不是太懂他们的意思。后来我问了,CP的意思就是“官配”,他们跟我告诉我明台的官配就是程锦云。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男男CP的问题,但这个也没有办法,人家非要这么想。我是传统观念支撑的一个作家,我不接受这种不是很正常的对兄弟情的理解。我们做的是可以背靠背的兄弟,我可以把自己的命交到你手上,他们之间有战友情,如果这个叫cp,那我就不知道了。
独舌:从剧本来说,这剧有哪些心得、哪些遗憾? 张勇:其实,我是电视剧创作的新人,入行以来,只有两部电视剧作品,《一触即发》与《伪装者》,所以,我自己在电视剧的创作上,也是在不断的探索,我对自己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句话,保持水准,继续努力。 【文/李星文】 End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