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剧中插曲大汇集 口碑超港囧究竟靠什么取胜呢?

烧不死的鸟
2015-10-07 21:46:58

夏洛特烦恼 剧照

  这又关系到另一个问题,好像还不太有人探讨过,我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出来,并不深入分析——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幽默感和笑点相比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这一代人,现在都算是一天24小时浸泡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随时接受朋友圈、微博的冲击。构成我们生活中主要喜剧养分的,不再是电视上的相声、小品,报纸杂志上的讽刺漫画、幽默故事,而是微博段子手、知乎神吐槽、秒拍短视频、西方脱口秀、B站弹幕、暴漫表情、搞笑动图、萌猫萌狗……从媒体形式上说,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无所不包。

  我很难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总结这些搞笑内容的共同风格和特点,它们看上去太不一样了,但肯定又是相通的,我只能暂时把这些东西,统称为「网络段子体」。而《十万个冷笑话》和《屌丝男士》,在精神气质上都是网络段子体的延伸,而它们的大电影,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段子体的受众绝对是存在年龄代沟的,40后、50后很难理解年轻人的笑点在哪里,就算同为年轻人,80后和95后的笑点也会很不一样。

  我对此的总看法是,在互联网和手机时代,也许幽默和喜剧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变,但它的形式和风格却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完全改造了一代人的笑点。

  说回拍电影,现在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利用「网络段子体」作为创作方法,把网上的段子体风格搬到电影中。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可非议之处,任何时代的喜剧电影创作一定会借用当时的其他幽默资源,比如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的喜剧风格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剧场杂耍(Vaudeville),周星驰则吸收了一些粤剧。

  当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后,我就向自己解释了为什么《老男孩》难看,而《夏洛特烦恼》好看。一言以蔽之,《老男孩》之流停留在对网络段子体的拼凑组合,观众只是换了个大银幕看原来在网上看的那些东西,这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有的东西在网上看是好笑,但当它存在于大银幕上的一个完整故事中时,还无视情境玩弄文字噱头,就不一定好笑了。而《夏洛特烦恼》已经做到改造网络段子体的幽默元素,让它适合大银幕的呈现,并使其合理融入到电影的结构和叙事中,所以它的笑果要自然得多,也代表了段子电影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