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种连城客家民间小吃齐亮相连城美食小吃节
拳头桃、灯盏糕、捆粄……昨日,在连城县步行街广场,作为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活动之一的连城美食小吃节在这里举行,57种连城客家民间小吃齐亮相,让嘉宾、游客和当地群众过足了食瘾。图为两位小朋友在品尝捆粄小吃。 通讯员 黄水林 陈析兴 摄 昨日,2012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之客家美食厨艺展示及客家美食品尝活动在龙岩连城开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与会嘉宾和本地市民到场品尝。活动将持续到今日结束。 据了解,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人早期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客家人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十分艰苦。他们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另外,由于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这些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客家食物“咸、熟、陈”的特点。从上述特点的形成,也可见客家人适应环境能力特强,并创造了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此外,客家人既传承祖居地传统,又能吸取迁徙所经之地诸多饮食特色,更善于与聚居地的土著相融合,这便形成了客家饮食的丰富性。客家人的食谱,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又由于客家人虽则平日粗茶淡饭,但甚好客,崇尚祭祖及重视节令喜庆饮食,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饮食习俗,饮食文化多姿多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