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扆山溪已成为点头居民休憩的重要场所。朱乃章 摄
点头作为我市产茶大镇,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主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建设“滨海茶乡中心城镇”为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五年来,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镜头一:最近一段时间,点头居民陈国翔有点忙,为儿子婚房装修的事情而忙碌着。每天早晨8点多,他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富民城建材市场。“为了省钱,所以才跑到城关来买装修材料。”陈国翔说。老陈的新房子位于点头镇扆山永丰安置区,这座5层楼的砖房,连装修下来,少说也得几十万元。他告诉记者,除部分钱由儿子帮忙,其余盖房子的大部分钱都是他经营茶叶赚来的。
老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茶农,靠着祖上留下来的茶园过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生活和谐、融洽。转变始于2006年,这一年,福鼎市获得“中国白茶之乡”,福鼎白茶名声在外。作为白茶主要产地之一的点头镇,前来购买茶叶的茶商络绎不绝。老陈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决定把茶园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则做起了茶青收购生意。老陈说,因为有好的政策,所以这几年生意才做得这么顺。每到茶青上市时期,在点柏(点头至柏柳公路)线上,或肩挑,或车载茶青贩卖,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点头是产茶大镇,该镇突出茶业主导产业地位,通过建设观洋茶叶加工集中区、培育国优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动闽浙边贸茶花交易市场升级、成立点头镇茶业协会、柏柳白茶专业合作社等21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举办“福鼎(点头)开茶节”、协助举办第三届海峡茶博会福鼎分会场活动、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开展茶产业发展交流互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茶效益,全力打造茶品牌,茶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观洋茶叶加工集中区(一期)建设,先后引进了天丰源、瑞达、广福、煌昇、顺发、天峰、云鼎等7家茶企业进区落户,储备了茶业交易中心、清品茗白茶生态科技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五年来,该镇按照“工业富镇”和“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培育工业新增长点。目前,全镇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9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家。
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72亿元,比五年前增长了近一半,农民人均纯收入7656元,比五年前翻番。
镜头二:没事的时候,已退休在家的陈大爷都会带着孙子来到扆山溪喂鲤鱼。不仅陈大爷,在这条溪边,每当夕阳西下,都会看到许多人鱼同乐的身影……这在点头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扆山溪是贯穿点头集镇境内的一条河流,被称为点头的“母亲河”。当地党委、政府把集镇“母亲河”的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分步骤实施整治行动,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集防洪、排涝、灌溉、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工程,老百姓在农闲时节又多了一个游玩好去处。
乐业与安居是老百姓生活的基础。扆山溪整治只是点头镇众多安居工程的其中一项,除此之外,点头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集镇电力线网改造、海乾路改造、扆山桥、岐尾桥等一批城建项目,提升了城镇品位、层次和综合承载能力。城镇规模不断拓展,先后建成了洋中新村、大峨新村、龙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衣山永丰灾后集中安置区等住宅小区,集镇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增加到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拓展到7.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加快聚集并增至2.8万人。
五年来,该镇主动融入我市“东扩南移面海”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开展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工作为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投入50多万元完成了《点头镇总体规划》修编,明确城镇在空间上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拉开构建“一轴、两 片、三组团”的城镇发展框架,稳步实施“北拓、东进”的城镇发展战略。
目前,点头镇滨海茶乡中心城镇已具雏形。点头镇党委书记林永海介绍,未来五年,该镇要实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 曾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