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侨大酒店旧楼承载福清改革开放的记忆
但是,“实验区”在建设之初,历经了千辛万苦。在福清这个不具备工业条件的农业县发展工业,举步维艰。那时的福清不仅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居民用电送一天、停一天,而且没水。历史上福清是一个“十年九旱”的缺水之地,当时只有一个5000吨级的水厂,只够勉强供应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在缺水少水下,所有进驻实验区的工厂,全部得靠打深水机井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不仅如此,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宏路至福清县城只有一条9米宽的沙土路,区内只有乡间小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通讯不便,手摇式磁石电话,成了当年福清对外联络的唯一通讯工具。 魏唐茂先生说:“在如此艰难环境中,落户实验区的工厂、企业主一遇到没水、没电、没路、没通讯便来找我,甚至连到县城挂电话也要我陪同他们。记得1987年春夏之交,被誉为‘东南亚虾王’的72岁老人林子金先生率先落户融侨实验区,创办了冠源轻工业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出口鞋帽。有一天,他为了跟香港的客户联系业务,要我陪着他到福清县邮电局挂电话,但折腾了3个小时也没挂通。子金先生非常焦急,除留下手下的一名助理继续等候外,我又陪着他上福州东街口邮电局挂电话。谁知路途遇堵车,花了3个半小时才到东街口,来回花了近7个小时。回来后,福清的电话还没挂通。打一个电话花了10个小时。”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那时,管委会几乎成了“灭火队员”,整天围着水电、交通等问题转,千方百计地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破解难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在艰难条件下,融侨管委会采取“缩小包围圈”、“各个击破”的办法,按照总体规划,进一个项目,修一条道路,逐步开发,逐步配套,解决实际困难。没电,压百姓、机关单位生活用电,靠压一点、省一点的电力,支持企业生产。 尽管如此,海外乡亲还是蜂拥而至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其时,还有一个住宿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福清城区没有一家星级酒店,比较“高级”的只“华侨大厦”一家,说是“大厦”,其实是招待所的别称,设施很简陋。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南门兜的“福清旅社”和位于小桥街的“劳务酒家”,都只是招待所级别的。不论是“华侨大厦”,还是“福清旅社”,都没有大型的议事厅或会议室,更没有国际电话和冲水马桶、单房卫生间设备。有的海外乡亲初来乍到,对卫生极差的“公用厕所”很不习惯。没有星级酒店的福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外乡亲返乡的步伐。林文镜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林绍良先生、林文镜先生等一批侨领认为,福清要想“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侨胞返乡参与经济建设,就必须有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的星级酒店,以解决来往的海外华侨和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林文镜先生甚至把所要建的酒店的名字都想好了,要冠之以“融侨”两字。 福清县委、县政府认为成立“融侨大酒店”的方案可行。但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侨资办星级酒店的,设立“融侨大酒店”遇到了种种阻碍,以福清的力量是完全不可能冲破阻碍的。怎么办呢? 当福清想设立“融侨大酒店”而得不到批准的消息传到福建省委时,引起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委主要领导认为,福清的海外乡亲回乡创业,其规模之大、热情之高、人数之多、投资之巨、范围之广,都创下我省各县市之最。如果设立“融侨大酒店”不被批准,将大大地挫折海外侨胞回乡创业的热情,福清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局面,将严重受挫。为此,时任省委书记的王兆国,以及后来的省委书记程序等同志,专门为此事亲自到北京“说情”,恳求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网开一面支持福清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发改委这才特别批准建设“融侨大酒店”.融侨大酒店也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