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林之眉
2015-11-10 14:33:51

有一种武器诞生在冷战时期,却有如昙花一般转瞬即逝,这就是美国研制的可单兵携带的战术核武器。这些武器针对的主要目标主要是苏联庞大的装甲集团军。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铁幕逐渐落下,以美苏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对峙。苏联军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战斗力空前绝后,尤其是以其庞大的装甲集团军而闻名。其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竟达到北约在欧洲的2.5倍之多,另外苏联在击败德国纳粹之后更是将坦克战练到了炉火纯青。因此在欧洲,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苏联的脚步。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战后,美苏双方都已经研制出原子弹,并装备部队,虽然原子弹小型化的实现使得核武器的便携能力和作战大为提升,但是仍然需要大型载具装载,如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等。这种核武器往往当量在500万吨当量以上,这种武器威慑作用大于实战作用。为了将核武器用作对抗苏联的钢铁洪流,美国开始着手研制战术核武器。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苏联装甲作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高强度地进攻。与苏军交战过的德军将领,对二战后期苏军进攻之猛烈、火力之强大印象非常深刻,很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而美国研制战术核武器的目的就是密集杀伤苏军装甲集群以及苏军士兵。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1959年12月16日,美国在马里兰州进行试射了一种新型的核武器,这就是M388无后坐力核炮弹,有人称其是核火箭筒,但是这只是根据其外形臆测的名称。该型核炮弹全长仅780毫米,最粗处直径为280毫米,成为美国陆军最具机动作战能力的战术核武器,也是世界上实战部署的最小核武器。它的核弹头是由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家精心设计的,编号W54,重23公斤,核当量10~250吨。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美国陆军在联邦德国专门成立了“原子作战大队”,根据美军的作战要求,一旦苏联装甲洪流西进,"原子作战大队"将在西德前沿作战地区每隔几公里就部署一个"原子作战小队",使用核炮弹杀伤苏军装甲力量,迟滞其前进的步伐,为北约部队反击争取宝贵时间。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虽然M388已经试验成功,但是为了提高其作战能力美军仍然组织了大量实战演习,用以检验该武器的实用性,1962年5月14日,101空降师在肯塔基州训练演习中,练习了M388的作战使用,其中最成功的一次试验是在同年7月17日,这次试验是由一门155毫米无后坐力泡发射的18吨当量的小型核炮弹,这枚炮弹在空中飞过了2公里在距离地面6米处爆炸。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需要人工手工操作,因此在发射后几很难准确的击中目标,另外庞大的弹头也在运输中存在困难,然而最致命的还是可怕的核辐射了,士兵在发射后无法快速脱离辐射区,也就是说士兵存在被爆炸辐射袭击的可能性。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这种需要人操的小型核武器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美军在1971年也就是9年后,开始撤回M388核炮弹的海外部署,随之解散的还有“原子作战大队”。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M388通过核爆炸消灭敌人目标,另外强烈辐射也可以杀死大量敌有生力量。一旦核炮弹爆炸,150米之内的苏军士兵即使不当场死亡,也会受到致命辐射而难以参战,400米范围内的苏军士兵则会遭受危害相当大的辐射,难以迅速展开行动。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而且一旦核炮弹发生爆炸,周围地区48小时之内辐射剂量巨大,敌方人员无法靠近。M388核炮弹的发射方式也有多种:一是由编号为M28的120毫米无后坐力火炮发射,能够袭击2公里之内目标;另一个则是由编号为M29的155毫米无后坐力火炮进行发射,可以袭击4公里之内的目标。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在卡车、吉普车或者装甲运兵车上发射。该弹发射一般需要3名士兵操作。另外配合核地雷使用,美军可完全封锁苏联的装甲集群进攻。

这不是火箭筒,而是原子弹!可惜打不太准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