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推出超级米-35武装直升机,声称不惧中国飞弩6地空导弹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111期】 11月15日,俄罗斯米里直升机公司在靠近亚速海的顿河畔罗斯托夫直升机制造厂首飞了一架最新改进的米-35M武装直升机,俄国人把这架新武直称之为“超级米-35”,并号称该机拥有完善的反导弹探测和拦截系统,可以在战场上有效应对各种地空导弹的威胁,尤其是最近在中东战场多次击落俄制飞机的中国飞弩-6(FN-6)便携式防空导弹。 该机仍延续米-35M直升机的结构和武器系统,取消了原型机机身两侧的雷达告警器,在机身两侧加装了一对电战设备,是个巨大的鼓包,设备包内安装有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在机翼两端安装新型的电子战设备舱。下机腹两侧加装一对光电转头,疑似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干扰机。
米-35M直升机是俄罗斯在新世纪开发的一种改进型武装直升机,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广泛应用,如今在俄罗斯军队里保有量最大的米-24P武装直升机为基础的深度改进型。从2001年开始试飞,研制进度很快,2004年定型,2005年即开始交付客户,该机的首要销售对象是海外客户。由于俄罗斯经济在苏联解体后陷入困境,很多新型武器研发走了先外销后内装的路子,力图以出口外汇保持生产线和研发能力,例如向中国和印度出售苏霍伊战机、基洛级潜艇,塔尔瓦级护卫舰等等。米-35M直升机投产后先后出口印度尼西亚、捷克、沙特、委内瑞拉,巴西、阿塞拜疆、缅甸等近十个国家,总量大约100多架。俄军从2012年开始采购自用型米-35M,计划装备50架,目前已经完成全部交付。
米-35M直升机的设计思想是利用米-24P直升机皮实耐用、结构优良、动力系统好的优点,机体寿命被延长到4000小时,使用米-28直升机的旋翼系统和新型TBЗ-117BMA发动机,尾桨由米-24直升机的三叶桨改为X型的四叶桨。机头改装两部光电瞄准吊舱,飞行员配备头盔显示瞄准系统,能够使用红外夜视仪进行全天候作战。反坦克武器为16枚9M120型(AT-9)“旋风”反坦克导弹,把原来机头下方的14.5毫米航空机枪更换为双联23毫米航炮。
由于米-35M大量使用现有成熟技术,性能适中,价格低廉,很受国外用户欢迎。2015年巴基斯坦就舍弃了中国推荐的直-10武装直升机,跟俄罗斯达成协议,进口4架米-35M直升机。 此次试飞的超级米-35M直升机,最大亮点是配备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这种设备是利用光学敏感器,探测外界来袭地空/空空导弹的红外信号,以及导弹发动机尾羽形成的紫外信号,对导弹来袭方位角进行测定,并显示在飞行员座舱的显示器上,由飞行员决定采用机动规避或发射红外诱饵弹的方式进行反导对抗。
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是近些年面世的新型记载光电对抗设备,俄罗斯此次在米-35M直升机上的应用,其实比较晚。这种装备早已在西方和中国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上得到使用,例如中国的直-10武装直升机就在机身短翼的翼梢安装有国产的SE-2 红外/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器和TM-1激光告警器。可对来袭导弹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对抗。 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主动对抗地空导弹,以前没有告警器的时候,飞行员感知不到地面的导弹威胁,只能无目的大量抛射红外诱饵弹,由于诱饵弹数量有限,往往在真正进行对抗时,诱饵弹已经所剩无几,有了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就可以等到有导弹逼近警告时再大量发射诱饵弹。 米-35M下机腹两侧安装的柱状光电探头,据俄军事网络推测,或许是两台激光对抗干扰机,用于使用强激光干扰地空测距激光器和武器瞄准器,这种设备并非首见,原理与之类似的激光干扰机早已在中国的99式坦克上得到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