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迫击炮弹脱胎换骨,用废铁浇铸浑身砂眼、装填低能炸药成历史
能够由几个人就带着跑的轻型迫击炮,是步兵能获得的反应最快捷、常常也是唯一的火炮支援,在战场上具有不可取代性。迫击炮这个中文名字,实际上并不是自Mortar或者миномет(砂浆)的洋文原名翻译而来;而是“强迫击发底火”的简写,属于原创性命名。
迫击炮弹的底火很特别,它装在很像霰弹的基本药管上,用的时候塞进炮弹尾巴的管子里;当炮弹被从炮口倒进去以后,下滑到底时就会让底火撞在击针上,迫使炮弹击发。
基本药管的安装位置和它的条状发射药
迫击炮弹尾管上开有传火孔,能够让基本药管的燃气均匀透出来,点燃尾管外面的附加药包。根据所需射程的大小,附加药包也是可以增减数量的,上图中已经是最大射程状态。最小射程由基本药管实现,不需要附加药包。
炮弹的体积和重量限制下,要威力最大化,就要壁厚小又能形成数量多、但又有足够杀伤的破片,多装填高性能炸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迫击炮弹上的材料、工艺上都显得相当抠门。弹体材料长期是所谓的刚性铸铁——生铁熔炼的过程中,掺入废弃钢材而成的产物,说的难听点就是回炉的废铁。浇铸品很多砂眼,整体强度非常低。
铸铁炮弹的外壳强度不高,如果炸药的性能好而且装的多,那就会把外壳炸的过于稀碎;这些碎渣一样的破片虽然数量极多,但由于重量太轻,在空气中飞行速度衰减极快,反而会大大减小炮弹的杀伤范围。为了保证炸出的碎片够大,我国很长时期内迫击炮弹连纯TNT(TNT的威力在炸药中并不算强)都不敢用,而必须掺入威力差很多的二硝基萘,把威力削弱到原来的75%;就是这样,炸药还不能装的太多,冲击波杀伤能力很低。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和经济能力的长足进步,原本只有一些价格高、数量少的特种弹药才能使用的钢制弹体,已经成为普通杀伤榴弹的标准配备。能装填的炸药数量更多,炸药的性能也更好。比如原来连纯TNT都不能用,而新炮弹上;则开始大量采用TNT与黑索今的高性能混合炸药。
B炸药就是非常流行的一类TNT黑索今混合炸药,威力是纯TNT的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