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靠忽悠30岁当上封疆大吏 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布衣素服
2015-11-29 09:18:11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远征军没有如林则徐等人预想的那样攻击广东,而是沿海北上轻易攻占了浙江定海。

靠忽悠他30岁当上封疆大吏,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英国人攻占浙江定海的消息传来后,道光皇帝龙颜大怒,当即将浙江巡抚乌尔恭额革职,任命两江总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收复定海。

在道光忙着调兵遣将的同时,英军已经打到了天津大沽口,天津是直隶总督琦善的地盘。一百多年来都盛传,琦善是个卖国贼,这真是冤枉琦善了。

琦善是旗人中少见的能干人,确能做出点政绩,又善于左右逢源,捡上司好听的话说,连吹带蒙,所谓报喜不报忧,现在话说叫忽悠,因此官场春风得意。

琦善19岁步入官场,30岁即任山东巡抚,34岁升任两江总督,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但正所谓成也忽悠,败也忽悠,正是这种在琦善看来是升官秘诀的忽悠术,不仅让琦善栽了个大跟头,更让清朝丧权辱国。

琦善的忽悠术本来挺高超,在国内也屡试不爽,只是当琦善遇到英国人时,问题就来了。

英军到了大沽口,琦善在道光的允许下,收下了英国政府给道光皇帝的信,同时琦善也见识到了洋人的船坚炮利。

琦善自禁烟以来一直主张不要轻易和洋人开战,这次见识了洋人先进武器装备的厉害,更是坚定了不与洋人作战的想法。

不过说句实在话,按当时清朝军队的实力,如果与英国人正面作战,清军必败无疑。至于清军为什么不用抗日战争时常用的持久战、游击战、近战、夜战、埋伏等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我们后面还会专门细说,这会先说道光和琦善君臣。

英国政府的国书,用攻占定海作为敲门砖,终于敲开了清朝紧闭的大门,送到了道光手里,但国书的中文译本却被人为的修改了。

在道光看到的英国政府国书里,英国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要求,变成了英国人在广东受到林则徐的野蛮欺压,因而到北京来找皇帝评理来了。

道光一看,英国人这是告御状来了啊!这事好办,顺手给琦善下了道谕旨,让英国人先回广东,这事朝廷会替他们做主,秉公处理。

靠忽悠他30岁当上封疆大吏,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琦善一看道光的谕旨,脑袋都大了。道光被蒙在鼓里,琦善可不傻,英国人开着军舰打到天津,威胁京城,目的是要清朝割地赔款的,清朝如果不答应,英国人能回去吗?

可英国人不走,琦善又无法向道光交差,无奈之下,琦善只好忽悠英国人,当然这种办法也是清朝官员常见的官场作风。

琦善对英国人说,皇帝已经收到你们递交的国书,愿意通过和谈来处理此事,并派自己前来全权处理,建议双方在广州进行和谈。

英国人一听很高兴,行啊,不用打仗,谈判能解决问题最好不过了,于是开着军舰就掉头南返了。

这下道光很高兴,看来英国人不难对付啊,还是挺通情达理的嘛!都怪林则徐在广东,差事没办好,才惹出这么些事,看来还是琦善能干啊!

于是道光将林则徐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兼任两广总督,前往广东处理英国人的上访事件。同时道光下旨把广东海防的炮台、兵勇什么的都撤了,不打仗搞那玩意干嘛,多浪费银子。后来有人把这笔账都算在琦善头上,琦善算是为道光背了个大黑锅。

靠忽悠他30岁当上封疆大吏,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但英国人也不完全是个250,回广东的时候还留了一手,在定海留了一部分军队,继续占领。这下道光心里不满意了,不是派琦善去广东给英国人伸冤去了吗?怎么英国人还赖在定海不走?道光下旨给伊里布,赶快把定海给我要回来,英国人敢不给就打。

再说伊里布到了浙江,一了解定海之战的过程,马上被英军的气势所吓倒,失去了与英军作战的信心。

其实当时在清朝的英军处境也很困难,总数4000人的英军,因为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开始生病,半年时间里有近500人病死。

但伊里布还是对英军心存忌惮,不敢与英军开战。可道光皇帝一直在催促伊里布。伊里布没法,也开始忽悠道光,一会说需要添置战船,一会又说兵力不够,要求朝廷派援兵,再后来说广东正在和英军谈判,怕冒然开战会影响和谈,总之就是不出兵。

伊里布推三阻四不出兵,把道光惹毛了。道光下旨革去伊里布的钦差大臣头衔,由江苏巡抚裕谦接任。

琦善到达广东后,英军统帅懿律因病辞职回国,其职务由伯麦接任,谈判的事则有副手义律全权负责。

琦善和义律,两人的谈判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原因则很简单。

道光给琦善的谈判底线是:惩办林则徐,恢复因禁烟停止的中英通商,而义律则代表英国要求清朝割地赔款,不加限制的通商等条件。道光给的是颗芝麻,英国要的是西瓜,这事不可能谈的拢。谈不拢英国人就开打,虎门之战爆发。

虎门清军布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沙角、大角炮台。战争过程毫无悬念,英国人的大跑对着岸上的清军炮台一阵猛轰,清军溃退,英国人顺利攻破第一道防线,直逼第二道防线。

琦善一看虎门不保,暗自慌了,虎门若失,广州必定不保,如果广州丢了,自己也就完了。无奈之下,琦善只好决定再去忽悠英国人一把。

琦善打的主意是,不管英国人提什么条件,自己先往下压,实在压不下来,就答应,总之先把英国人从虎门忽悠到外海再说。

反正老子只是空口白牙说说,也不签字画押,至于事后怎么办,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到时再说吧!

于是琦善和义律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草拟了一个谈判文本,主要意思就是: (1)割让香港岛及其港口给英国;(2)赔偿英国600万元;(3)两国恢复通商并平等交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穿鼻草约》。

靠忽悠他30岁当上封疆大吏,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琦善内心并不打算真正执行这份草约,因此琦善耍了滑头,既不签字、也不画押,说白了就是给英国人开了个空头支票,明摆着以后想赖账。

琦善也把这件事向道光上了奏折,琦善断定道光肯定不会同意,到时琦善就可以顺利成章的不承认这份草约,琦善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中,但问题是英国人把草约当真了。

按照琦善的想法,这事本来是要藏着掖着,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没想到义律把这事给公开了。与此同时,琦善收到了道光严厉围剿英军的谕旨,琦善开始有点蒙了,可没想到,紧接着发生的事,更是出乎琦善意料之外。

义律不等双方正式签订合约,仅凭口头达成的协议,就出兵占领了香港,同时宣布香港居民为英国女王治下的臣民。琦善本来是想忽悠英国人一把,没想到英国人给琦善来这么一手,这下琦善傻眼了,卖国弄假成真了。

道光从全国调兵遣将,决心与洋人决一死战,而义律则照会琦善,《穿鼻草约》必须严格执行,一个字都不许更改,琦善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琦善赶紧给道光上奏折,说英国人船坚炮利,清军战则必败。甚至给道光撂挑子,说这事实在不行,皇上你换人来处理吧,我是干不了了。

靠忽悠他30岁当上封疆大吏,忽悠又让他从钦差大臣落得身陷牢狱

道光接到奏折大怒,怀疑琦善与英国人暗中勾结,出卖国家利益,命人暗中查访。而一直在观望的广东巡抚怡良,看风向断定琦善已经失去皇帝信任,紧接着必定要倒霉,于是怡良不失时机的道光上奏折,背后狠狠捅了琦善一刀。

怡良说琦善私自允诺英国人割地赔款的事,自己是一丁点都不知道,当听到风传琦善割地卖国,自己还以为是谣传,没想到后来证实竟然是真的;至于英国人占领香港岛的事,跟自己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都是琦善卖国搞出来的,轻飘飘几句话就把琦善给卖了。

道光看到怡良的奏折,对琦善的信任彻底没有了,一道谕旨下令将琦善革职抄家,押解进京严加审讯。一向在官场用忽悠术屡试不爽的琦善,终于把自己忽悠到了监狱里,也永远背上了卖国贼的恶名。

登录 评论一下